祇園寺
祇園寺。唐代。綦毋潛。 寶坊求往跡,神理駐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來。加持將暝合,朗悟豁然開。兩世分明見,馀生復幾哉。
[唐代]:綦毋潛
寶坊求往跡,神理駐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來。
加持將暝合,朗悟豁然開。兩世分明見,馀生復幾哉。
寶坊求往跡,神理駐沿洄。雁塔酬前願,王身更後來。
加持將暝合,朗悟豁然開。兩世分明見,馀生複幾哉。
唐代·綦毋潛的簡介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陜西周至)尉,遷左拾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后歸隱,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終。綦毋潛才名盛于當時,與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過從甚密,其詩清麗典雅,恬淡適然,后人認為他詩風接近王維。《全唐詩》收錄其詩1卷,共26首,內容多為記述與士大夫尋幽訪隱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選入《唐詩三百首》。
...〔
? 綦毋潛的詩(27篇) 〕
宋代:
趙蕃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后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顏。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宋代:
洪咨夔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
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缺唇丹井應千尺,禿頂靈杉恰百圍。
鶴去不聞人下子,黃蜂無數采花歸。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
汪東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干角。
闌干角。影動秋千索。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幹角。
闌幹角。影動秋千索。
宋代:
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