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詠詩 其一 登臺望秋月
八詠詩 其一 登臺望秋月。南北朝。沈約。 望秋月。秋月光如練。照曜三爵臺。徘徊九華殿。九華玳瑁梁。華榱與璧珰。以茲雕麗色。持照明月光。凝華入黼帳。清輝懸洞房。先過飛燕戶。卻照班姬床。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葉颯颯鳴。雁門早鴻離離度。湛秀質(zhì)兮似規(guī)。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軒之蓬影。映金階之輕步。居人臨此笑以歌。別客對之傷且慕。經(jīng)衰圃。映寒叢。凝清夜。帶秋風(fēng)。隨庭雪以偕素。與池荷而共紅。臨玉墀之皎皎。含霜靄之濛濛。
[南北朝]:沈約
望秋月。秋月光如練。照曜三爵臺。徘徊九華殿。九華玳瑁梁。華榱與璧珰。
以茲雕麗色。持照明月光。凝華入黼帳。清輝懸洞房。
先過飛燕戶。卻照班姬床。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葉颯颯鳴。雁門早鴻離離度。湛秀質(zhì)兮似規(guī)。委清光兮如素。
照愁軒之蓬影。映金階之輕步。居人臨此笑以歌。別客對之傷且慕。
經(jīng)衰圃。映寒叢。凝清夜。帶秋風(fēng)。隨庭雪以偕素。與池荷而共紅。
臨玉墀之皎皎。含霜靄之濛濛。
望秋月。秋月光如練。照曜三爵臺。徘徊九華殿。九華玳瑁梁。華榱與璧珰。
以茲雕麗色。持照明月光。凝華入黼帳。清輝懸洞房。
先過飛燕戶。卻照班姬床。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葉颯颯鳴。雁門早鴻離離度。湛秀質(zhì)兮似規(guī)。委清光兮如素。
照愁軒之蓬影。映金階之輕步。居人臨此笑以歌。別客對之傷且慕。
經(jīng)衰圃。映寒叢。凝清夜。帶秋風(fēng)。隨庭雪以偕素。與池荷而共紅。
臨玉墀之皎皎。含霜靄之濛濛。
唐代·沈約的簡介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qiáng)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xué),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jì)》、《高祖紀(jì)》、《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 沈約的詩(375篇) 〕
宋代:
韓維
善教邈無跡,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
豈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
善教邈無跡,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
豈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
宋代:
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
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
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
:
歐大任
下馬嚬呼濁酒瓶,西游賓客在黃亭。布衣誰敢輕朱建,木榻空羞老管寧。
舞罷長虹秦氣紫,頭來明月楚天青。君看汝潁千秋會,曾為何人一聚星。
下馬嚬呼濁酒瓶,西遊賓客在黃亭。布衣誰敢輕朱建,木榻空羞老管甯。
舞罷長虹秦氣紫,頭來明月楚天青。君看汝潁千秋會,曾為何人一聚星。
明代:
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遊。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
方廣德
涂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shí)。
塗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築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shí)。
宋代:
王邁
弭節(jié)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
臥薪伯業(yè)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
弭節(jié)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
臥薪伯業(yè)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