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篇
神仙篇。南北朝。張正見。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石梁云外立。蓬丘霧里迷。年深毀丹灶。學久棄青泥。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云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神岳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南北朝]:張正見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
石梁云外立。蓬丘霧里迷。年深毀丹灶。學久棄青泥。
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
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
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
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
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云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
神岳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
石梁雲外立。蓬丘霧裡迷。年深毀丹竈。學久棄青泥。
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雲閣。萬裡一別何寥廓。
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
已見玉女笑投壺。複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
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
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雲聊蔽日。霓裳雜雨複乘雷。
神嶽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唐代·張正見的簡介
南朝陳清河東武城人,字見賾。好學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國左常侍。元帝立,遷彭澤令。入陳,累遷通直散騎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詩。明人輯有《張散騎集》。
...〔
? 張正見的詩(93篇) 〕
:
盧青山
開窗邀秋月,寡寡淡水色。掬之不盈手,落衣白如雪。
灑掃略無塵,更復鍍清漆。招與相對坐,其光漫盈室。
開窗邀秋月,寡寡淡水色。掬之不盈手,落衣白如雪。
灑掃略無塵,更複鍍清漆。招與相對坐,其光漫盈室。
宋代:
劉塤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
宋代:
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汴渠溯複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清代:
徐釚
儂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
儂似浮萍漂泊裡。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
宋代:
徐輔
劍去池空水自寒,游人到此憑欄桿。年來自是銷磨盡,只有青山好靜看。
劍去池空水自寒,遊人到此憑欄桿。年來自是銷磨盡,隻有青山好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