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西樵白云洞
木蘭花慢 西樵白云洞。清代。朱庸齋。 振衣千仞嶺,沿磴道,躡巖扃。對延客云舒,流觴水曲,翠綰紅亭。泠泠。碎珠萬斛,繞巃嵷、百折出山清。蕩月鰲波細細,開軒墨浪盈盈。堪聽。赴壑琴聲。梯宛轉,玉玲瓏。趁種霧茶新,醅秋桂熟,躍澗魚赪。忘形。置身入畫,步逍遙、長嘯破蒼冥。更上倚虹高處,天湖一鏡浮青。
[清代]:朱庸齋
振衣千仞嶺,沿磴道,躡巖扃。對延客云舒,流觴水曲,翠綰紅亭。
泠泠。碎珠萬斛,繞巃嵷、百折出山清。蕩月鰲波細細,開軒墨浪盈盈。
堪聽。赴壑琴聲。梯宛轉,玉玲瓏。趁種霧茶新,醅秋桂熟,躍澗魚赪。
忘形。置身入畫,步逍遙、長嘯破蒼冥。更上倚虹高處,天湖一鏡浮青。
振衣千仞嶺,沿磴道,躡巖扃。對延客雲舒,流觴水曲,翠綰紅亭。
泠泠。碎珠萬斛,繞巃嵷、百折出山清。蕩月鰲波細細,開軒墨浪盈盈。
堪聽。赴壑琴聲。梯宛轉,玉玲瓏。趁種霧茶新,醅秋桂熟,躍澗魚赪。
忘形。置身入畫,步逍遙、長嘯破蒼冥。更上倚虹高處,天湖一鏡浮青。
唐代·朱庸齋的簡介
朱庸齋(1920一1983),原名奐,字渙之。詞學家、書法家。廣東新會縣人,世居西關。出身書香世家,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兒子。幼時研讀古典文學,尤酷愛詞章,隨陳洵學詞, 13歲能吟詩,深得老師喜愛。青年時以詞知名,長期系統研究詞學,提出填詞以“重、拙、大”作標準,后又加“深”字,對詞學發展作出了貢獻。除詞學外,偶作明人小品畫亦楚楚可人,書法習鐘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題跋。1983年,朱庸齋腎病復發,病逝于廣州西關之分春館。
...〔
? 朱庸齋的詩(201篇) 〕
宋代:
劉攽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宋代:
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宋代:
歐陽修
玉殿簽聲玉漏催,彩花金勝巧先裁。
宿云容與朝暉麗,共喜春隨曙色來。
玉殿簽聲玉漏催,彩花金勝巧先裁。
宿雲容與朝暉麗,共喜春隨曙色來。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唐代:
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