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發(fā)九灣至歸州
雨發(fā)九灣至歸州。明代。鐘惺。 亂山無清曉,云水但稠濁。累日行重嵐,叢密何由豁。安知茲壁外,不有朝暾躍。頹云初離洞,流出將焉托。嶺半一人家,如鳥巢阿閣。人語向空濛,煙火出冥漠。隔江望秭歸,殘陽見井郭。胡為既濟(jì)后,昏暮猶墟落。
[明代]:鐘惺
亂山無清曉,云水但稠濁。
累日行重嵐,叢密何由豁。
安知茲壁外,不有朝暾躍。
頹云初離洞,流出將焉托。
嶺半一人家,如鳥巢阿閣。
人語向空濛,煙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歸,殘陽見井郭。
胡為既濟(jì)后,昏暮猶墟落。
亂山無清曉,雲(yún)水但稠濁。
累日行重嵐,叢密何由豁。
安知茲壁外,不有朝暾躍。
頹雲(yún)初離洞,流出將焉托。
嶺半一人家,如鳥巢阿閣。
人語向空濛,煙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歸,殘陽見井郭。
胡為既濟(jì)後,昏暮猶墟落。
唐代·鐘惺的簡介
鐘惺(1574~1624) 明代文學(xué)家。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進(jìn)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歷四十四年(1616)與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學(xué)僉事。不久辭官歸鄉(xiāng),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yán)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他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鐘譚”。
...〔
? 鐘惺的詩(35篇) 〕
近代:
施蟄存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fēng)物付云煙。憑君話舊存文獻(xiàn),又見都城紀(jì)勝編。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fēng)物付雲(yún)煙。憑君話舊存文獻(xiàn),又見都城紀(jì)勝編。
清代:
申颋
昨夜山風(fēng)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
昨夜山風(fēng)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遊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雲(yún)峰,出沒渾不辨。
:
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
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
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
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元代:
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復(fù)可立見。二公明此機(jī),死守誓不變。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複可立見。二公明此機(jī),死守誓不變。
宋代:
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fēng)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澹泊輕雲(yún)寒不收,未成春雨隻添愁。
風(fēng)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