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寨兒令 漢子陵,晉
【越調】寨兒令 漢子陵,晉。元代。鮮于必仁。 漢子陵,晉淵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釣叟誰稱?農父誰名?去就一般輕。五柳莊月朗風清,七里灘浪穩潮平。折腰時心已愧,伸腳處夢先驚。聽,千萬古圣賢評。
[元代]:鮮于必仁
漢子陵,晉淵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釣叟誰稱?農父誰名?去就一般輕。五
柳莊月朗風清,七里灘浪穩潮平。折腰時心已愧,伸腳處夢先驚。聽,千萬古圣
賢評。
漢子陵,晉淵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釣叟誰稱?農父誰名?去就一般輕。五
柳莊月朗風清,七裡灘浪穩潮平。折腰時心已愧,伸腳處夢先驚。聽,千萬古聖
賢評。
唐代·鮮于必仁的簡介
鮮于必仁,字去矜,號苦齋,漁陽郡(治所在今天津薊縣)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元英宗至治(一三二一到一三二三)前后。其父太常典簿鮮于樞,“吟詩作字,奇態橫生”(見《新元史·文苑·鮮于樞傳》),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詩人。在世時與海鹽楊梓之子國材、少中交游甚密,常“盡以作曲方法授之”。貫云石曾教楊梓及其家僮唱曲于前,受有維吾爾音樂影響的鮮于必仁又教其子國材、少中及家僮于后,所以才有因楊氏而著稱于世的“海鹽腔”。其散曲中的寫景之作,曲文華美,意境開闊;詠懷歷史人物的曲作,詠史論世,格調健朗。
...〔
? 鮮于必仁的詩(4篇) 〕
元代:
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後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雲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
陳偉
隔海相望盡一杯,汗青留與捫沉哀。正平舌劍招奇戮,叔夜玉山淪劫灰。
九點齊煙春去遠,十年秦火我遲來。披霜坐待堅冰至,數蕊紅梅帶血開。
隔海相望盡一杯,汗青留與捫沉哀。正平舌劍招奇戮,叔夜玉山淪劫灰。
九點齊煙春去遠,十年秦火我遲來。披霜坐待堅冰至,數蕊紅梅帶血開。
:
黃松鶴
三生花草夢蘇州,忍說挑燈為應酬。避席畏聞文字獄,人間無地署無愁。
三生花草夢蘇州,忍說挑燈為應酬。避席畏聞文字獄,人間無地署無愁。
明代:
曹義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云飛。
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雲飛。
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
明代:
林光
到處耕庸亦不悲,巢棲穴處尚諳時。三秋異卉終難好,一柱頹波別有裨。
當寧疊能崇禮數,四山元亦托心知。生芻迢遞來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
到處耕庸亦不悲,巢棲穴處尚諳時。三秋異卉終難好,一柱頹波別有裨。
當甯疊能崇禮數,四山元亦托心知。生芻迢遞來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