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首 其五
頌古二十首 其五。宋代。釋了一。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舉得十分,未敢相保。攜條拄杖閑行,切忌回頭轉腦。
[宋代]:釋了一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舉得十分,未敢相保。攜條拄杖閑行,切忌回頭轉腦。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舉得十分,未敢相保。攜條拄杖閑行,切忌回頭轉腦。
唐代·釋了一的簡介
釋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號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年十六,從廣壽梵光法師習天臺教。后師從妙湛思慧禪師。游方遍謁耆宿。后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葉夢得迎至黃檗道場。繼歸臥雪峰故廬。又出住云門,遷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詔住徑山能仁禪院,次年卒,年六十四。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禪師法嗣。事見《鴻慶居士集》卷三二《徑山照堂一公塔銘》,《嘉泰普燈錄》卷一二、《五燈會元》卷一六、《補續高僧傳》卷一一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
? 釋了一的詩(4篇) 〕
元代:
宋褧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雲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宋代:
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雲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牆居,故作千裡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清代:
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後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唐代:
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唐代:
白居易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里灘。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裡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