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見
紀見。近代。馮振。 我登惠山頂,路過山之腹。童子三四人,年可十五六。操鐮齊割草,割罷自捆束。見我頗驚奇,似怪我行獨。吾呼與之談,厚氣向人撲。問渠家何處,遙指山下屋。賣草得幾錢,日換一升粟。此亦足過活,天寒無尺幅。何不改他業,無工可自助。割草雖非計,但比坐食淑。天公與地道,衣食憑手足。有力無路施,窮人同一哭。
[近代]:馮振
我登惠山頂,路過山之腹。童子三四人,年可十五六。
操鐮齊割草,割罷自捆束。見我頗驚奇,似怪我行獨。
吾呼與之談,厚氣向人撲。問渠家何處,遙指山下屋。
賣草得幾錢,日換一升粟。此亦足過活,天寒無尺幅。
何不改他業,無工可自助。割草雖非計,但比坐食淑。
天公與地道,衣食憑手足。有力無路施,窮人同一哭。
我登惠山頂,路過山之腹。童子三四人,年可十五六。
操鐮齊割草,割罷自捆束。見我頗驚奇,似怪我行獨。
吾呼與之談,厚氣向人撲。問渠家何處,遙指山下屋。
賣草得幾錢,日換一升粟。此亦足過活,天寒無尺幅。
何不改他業,無工可自助。割草雖非計,但比坐食淑。
天公與地道,衣食憑手足。有力無路施,窮人同一哭。
唐代·馮振的簡介
馮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詩人。1917年起先后在廣西梧州中學、北流中學、容縣中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江蘇教育學院、正風文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和交通大學任教師、教務主任、教授和校長。1949年后,擔任廣西南寧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學院教授、名譽系主任,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等職。1983年3月13日在廣西師大病逝,終年86歲。
...〔
? 馮振的詩(161篇) 〕
宋代:
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宋代:
強至
形如圓月色欺霜,曾許佳人掩面藏。
袁守揚風方慰愜,班姬中道忽悲涼。
形如圓月色欺霜,曾許佳人掩面藏。
袁守揚風方慰愜,班姬中道忽悲涼。
近代:
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
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
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宋代:
何夢桂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
宋代:
陳造
一昨波光修禊事,賓奩俯枕玉奩開。
重游鷗鷺應偷眼,定記曾陪杖屨來。
一昨波光修禊事,賓奩俯枕玉奩開。
重遊鷗鷺應偷眼,定記曾陪杖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