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徙居白門,留別公湛
金縷曲 徙居白門,留別公湛。近代。陳衡恪。 誰道吟懷淺。有鯤弦、吳天怨別,苦啼春雁。煙雨溟濛明朝路,蘭枻暫教留戀。更細寫、愁痕低泫。一幅墨花和淚舞,料桃潭、不及情難遣。楊柳岸,片帆遠。冷風(fēng)吹皺滄波面。最難忘、詞場伴侶,故鄉(xiāng)英彥。千里卜居南朝地,憑吊粉殘脂黯。但夢里、蘼蕪繾綣。錦瑟年華須痛惜,待重逢、暢瀉金樽滿。鬢邊語,音睍睆。
誰道吟懷淺。有鯤弦、吳天怨別,苦啼春雁。煙雨溟濛明朝路,蘭枻暫教留戀。
更細寫、愁痕低泫。一幅墨花和淚舞,料桃潭、不及情難遣。
楊柳岸,片帆遠。
冷風(fēng)吹皺滄波面。最難忘、詞場伴侶,故鄉(xiāng)英彥。千里卜居南朝地,憑吊粉殘脂黯。
但夢里、蘼蕪繾綣。錦瑟年華須痛惜,待重逢、暢瀉金樽滿。
鬢邊語,音睍睆。
陳衡恪簡介
唐代·陳衡恪的簡介

陳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陳師曾,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shù)家、藝術(shù)教育家。陳師曾出身書生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xué),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范學(xué)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范任課,后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師范學(xué)校、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北京美術(shù)專門學(xué)校教授。1923年9月為奔母喪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終年僅47歲。
...〔 ? 陳衡恪的詩(23篇) 〕猜你喜歡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