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過的詩 >
清源大夫吳人到官之數月鑿池引泉植芙蕖大變晉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詩寄題芙蓉亭
清源大夫吳人到官之數月鑿池引泉植芙蕖大變晉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詩寄題芙蓉亭
清源大夫吳人到官之數月鑿池引泉植芙蕖大變晉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詩寄題芙蓉亭。宋代。蘇過。 先生腹有五車書,宜著天祿與石渠。一日不可食無魚,何不置之于江湖。邇來得邑古塞隅,飲酪披毳如羌胡。汾水濁惡山童枯,不知先生何為娛。忽然寄詩遣長須,報我縣圃開榛蕪。昔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清流映帶紅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簿書擾擾徒喧呼,不妨行吟學三閭。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教條自簡俗自紓,三尺不犯鞭與蒲。愿君越吟小踟躕,晉楚未覺肝膽殊。長短莫較鶴與鳧,彈鋏且緩歸來乎。
[宋代]:蘇過
先生腹有五車書,宜著天祿與石渠。一日不可食無魚,何不置之于江湖。
邇來得邑古塞隅,飲酪披毳如羌胡。汾水濁惡山童枯,不知先生何為娛。
忽然寄詩遣長須,報我縣圃開榛蕪。昔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帶紅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簿書擾擾徒喧呼,不妨行吟學三閭。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教條自簡俗自紓,三尺不犯鞭與蒲。
愿君越吟小踟躕,晉楚未覺肝膽殊。長短莫較鶴與鳧,彈鋏且緩歸來乎。
先生腹有五車書,宜著天祿與石渠。一日不可食無魚,何不置之于江湖。
邇來得邑古塞隅,飲酪披毳如羌胡。汾水濁惡山童枯,不知先生何為娛。
忽然寄詩遣長須,報我縣圃開榛蕪。昔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帶紅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簿書擾擾徒喧呼,不妨行吟學三閭。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教條自簡俗自紓,三尺不犯鞭與蒲。
願君越吟小踟躕,晉楚未覺肝膽殊。長短莫較鶴與鳧,彈鋏且緩歸來乎。
唐代·蘇過的簡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
? 蘇過的詩(224篇) 〕
: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雲何處遊。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
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明代:
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
史鑒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
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嘆無翼,憑誰學御風。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
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歎無翼,憑誰學禦風。
元代:
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