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有喜君初度
水調(diào)歌頭·有喜君初度。宋代。胡幼黃。 有喜君初度,風(fēng)雨作秋聲。連旬烈日,稻畦麥垅欲揚塵。好似天瓢在手,笑把群龍呵叱,四野注如傾。勃勃生意滿,翠浪涌縱橫。君知否,仁者壽,壽斯仁。自從三代而下,民命寄蒼旻。滿目桑麻谷粟,滿目簿書期會,試說與仁人。小試作霖手,蘇醒永新民。
[宋代]:胡幼黃
有喜君初度,風(fēng)雨作秋聲。連旬烈日,稻畦麥垅欲揚塵。好似天瓢在手,笑把群龍呵叱,四野注如傾。勃勃生意滿,翠浪涌縱橫。君知否,仁者壽,壽斯仁。自從三代而下,民命寄蒼旻。滿目桑麻谷粟,滿目簿書期會,試說與仁人。小試作霖手,蘇醒永新民。
有喜君初度,風(fēng)雨作秋聲。連旬烈日,稻畦麥垅欲揚塵。好似天瓢在手,笑把群龍呵叱,四野注如傾。勃勃生意滿,翠浪湧縱橫。君知否,仁者壽,壽斯仁。自從三代而下,民命寄蒼旻。滿目桑麻谷粟,滿目簿書期會,試說與仁人。小試作霖手,蘇醒永新民。
唐代·胡幼黃的簡介
胡幼黃(?~?),字成玉,江西永新縣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王龍澤榜進(jìn)士第三人。胡幼黃進(jìn)士及第后,授節(jié)度推官。他是宋朝最后一個探花。本科殿試正逢度宗趙蘓駕崩,恭帝趙顯即位,元大將伯顏揮師南下。當(dāng)時有一個諺語:“龍在澤(狀元王龍澤),飛不得;路萬里(榜眼),行不得;幼而黃(指胡幼黃),醫(yī)不得也。”胡幼黃受官未及赴任,宋朝已被元朝所滅。后來,他退隱山中,拒不仕元。余事不詳。
...〔
? 胡幼黃的詩(3篇) 〕
元代:
方回
已學(xué)故學(xué)天隱說,多因誤剃鏡中頭。
戲拈當(dāng)日顏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已學(xué)故學(xué)天隱說,多因誤剃鏡中頭。
戲拈當(dāng)日顔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明代:
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fēng)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xiāng)。
硯拂秋嵐?jié)瘢抡磿月稕觥iL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fēng)雲(yún)猶帝裡,山水即吾鄉(xiāng)。
硯拂秋嵐?jié)瘢抡磿月稕觥iL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明代:
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jié)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鬥亂,浴蠶時節(jié)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
聶紺弩
不用鐮鋤鏟鑊鍬,無須掘割捆抬挑。
一丘田有幾遺穗,五合米需千折腰。
不用鐮鋤鏟鑊鍬,無須掘割捆擡挑。
一丘田有幾遺穗,五合米需千折腰。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fù)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