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中央在北京召開了新疆工作座談會,這是我國首次召開新疆工作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講話中指出,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是我國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
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
一、確保邊疆長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在新形式下做好新疆工作,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不斷開創新疆工作新局面。并且提出了未來5年至10年新疆發展的目標任務,從國家政策的支持到全國對口援建,新疆實現這一目標不難。這次座談會議的召開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它為新疆的發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機遇,對于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促進新疆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援建工作,還能更好的促進民族間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以經濟來促進穩定。經濟是很重要的基礎。我國曾經也以加快沿邊地區的開發和開放來促進穩定。
一、政策支持“組合拳”體現中央決心
總體來看,中央此次支持新疆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政策,區域色彩很濃,很親民,貼近民生,多項優惠政策結合資源稅出臺在一起,體現了中央推動新疆加快發展的決心。具體到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新疆應如何發展,這還需要各個部門進一步細化措施。新疆應采取分類型區域,針對不同的類型區域分別給予不同的政策措施。比如烏魯木齊應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建立北部城市帶,工業齊聚,發揮演變的開發和開放,依靠加工貿易提高經貿的發展。
二、全國援建新疆與外省市優勢互補
此次會議之前,全國19個省市密集到新疆調研,而有媒體報道稱,19個省市援建新疆的總金額將超過100億元。100億元分配到19個省市,每個省市也就5億多,對于這些省市并不難。這將對新疆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新疆發展要能夠建立長效的機制,真正實現新疆與其他地區優勢互補,比如新疆能源豐富,工業中,多為資源性產業,產業鏈比較短,能源挖出來運走了,拉走的多運來的少,要提高地區經濟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資源稅改提高新疆當地財政收入
資源稅費改革此次首先在新疆試點。稅收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新疆是油氣資源富集的地方,但畢竟處于中西部,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還是比較慢。而資源稅又是地方稅種,以前的資源稅征收采取從量計征總量很少,改為從價計征后,通過資源稅改革可以提高當地財政收入支持公共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民族團結。此外,由于資源消費的區域主要在東部沿海區域,通過資源稅首先在新疆試點,也有利于平衡東西部的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