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采礦實訓報告心得體會篇一
采礦專業認識實習報告【1】
一、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這次生產實習是我們在學過采煤方法理論部分之后進行的第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實習,是一次較深入的現場專業實踐,是
教學
過程和完成采煤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在鞏固、提高和培養和樹立勞動的觀點,群眾的觀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點,從而為我們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業務工作進一步打下基礎。本次學習,我們應在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和指導老師指導下,認真完成下列任務:1、通過實習,使我們學生進一步了解煤礦及我國煤炭工業發展情況,學習現場工人、工程技術人員熱愛專業的高貴品質,鞏固專業思想,堅定為煤炭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
2、使理論更好聯系實際,對煤礦生產建立全面系統的概念,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并為以后學習其他課程奠定基礎。
3、通過深入實際,工作面勞動,聽現場工程技術人員講課作報告,調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資料,編寫實習報告等,進一步培養學生編寫技術文件及獨立工作能力,并熟悉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藝,初步了解生產的組織管理和技術管理工作。
4、為課程設計收集部分資料。
我們在實習期間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遵守實習紀律,按時參加實習期間安排的一切教學活動,不無故缺席、遲到或早退。
(二)仔細聽取工程技術人員的報告,做好筆記,認真閱讀有關文件資料,記錄和繪制必要的資料、插圖,努力做到及時消化實習內容,及時整理資料,及時編寫實習報告。
此次實習的準備工作包括:
(1)學生在實習前和實習期間必須學好實習大綱,明確實習目的與要求。
(2)實習時應攜帶必要的參考書及所需文具。
(3)實習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組織,紀律教育。
(4)實習隊的組織安排。
本次實習我們大部分時間是以工人身份直接參加勞動,技術操作是“完成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必要手段,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適當的參加回采工作面
一、二個主要工種的勞動,熟悉其操作方法:著重分析研究整個工藝過程、勞動組織和循環作業的安排;進行觀察、了解研究采取的生產條件(地質條件、技術條件等),重點研究采煤要素,采區巷道布置與巷道維護、通風、運輸系統、頂板管理、采煤機械化等問題。
二.實習時間安排
1,20xx.06.01—20xx.06.10(1)觀看礦井生產教育錄像(2)根據實訓基地裝備繪制采煤工作面布置圖,上述兩項工作分班交叉進行。
2,20xx.06.11—20xx.06.20(1)編制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2)回采工作面支護設計。
3,20xx.06.21—20xx.07.3(1)煤礦實習(2)編制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
此次實習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實訓基地實習。
(2)新三礦生產實習。
(一)實訓基地實習內容
利用我專業新建實訓基地的特色實習條件,進行觀看生產教育錄像和作業規程的編寫。
實訓基地:
1、觀看生產教育錄像
采礦工程實訓基地配備多媒體教室和整套礦井生產教育錄像,該錄像包括地質、開拓、開采、提升、運輸、通風、排水等涉及礦井生產各工種、工序的現場錄像內容,有較強的生產實習指導意義,是現場生產實習的有力補充。錄像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5、煤炭綜合利用
在觀看完這些錄像后,使得我們對所學課本知識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而且錄像在一周內看完,這一連續的過程使我們對整個采煤工藝及方法有了更深入和系統的了解。
2、繪制作業規程
根據實訓基地綜采、普采和放頂煤采煤設備,并結合課本知識和老師的指導,編寫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和回采工作面支護設計。
(二)新三礦的實習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礦井概況和開拓;二是采煤方法,第一部分屬一般性了解,第二部分為主要內容。現分別敘述于后:
1、礦井概況
新三礦于1995年建成投產,設計生產能力為45萬噸/年,2007年4月經發改運行【2007】781號文復核的生產能力為72萬噸/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新三礦煤炭資源可采儲量為1,320.68萬噸,可采煤層6層,尚可服務年限約13年。新三礦資源儲量以肥煤、焦煤為主,具有中灰、特低硫、低磷分、特高熱值的特性,是優質的煉焦用煤。
新三礦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市區西南約45公里,東南距河南省安陽市35公里。東距京廣鐵路馬頭站20公里,北距邯鄲環行鐵路峰峰站10公里,井田地理坐標東經為114°12′40″~114°14′30″,北緯36°22′09″~36°24′05″,礦區面積為13.83平方公里。運煤鐵路專線與邯鄲環行鐵路新坡站接軌,經馬頭站與京廣線相連;公路交通四通八達,井田內有公路直達新市區,東行后可與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相接,交通條件便利。
新三礦面積22.5平方公里,分為兩個水平,第一水平—3.5,地面標高+166,第二水平—390,礦井采用豎井斜井聯合布置,斜井坡長1200米,坡度17—18度,共有三條斜井,回風斜井坡度為20度,井下大巷采用皮帶集中運輸行,到水平-3.5從第一水平至地面,采用立井提升,采煤主要采用單井單面,單一煤層開采,主采煤層為2號煤(主焦煤及肥煤),采用輕型放頂煤開采方式,支架最大高度為2.3米,最小高度1.6米,采用375雙滾筒采煤機,無鏈牽引,該礦為高瓦斯礦井,煤塵較多有爆炸性,瓦斯絕對涌出量19立方米,相對涌出量13立方米,通風方式采用永久瓦斯抽方式,采用軸流式抽風機,該礦水量不大,正常涌水量為兩噸,該礦排水設備的標準排水量為25噸,為保證礦井瓦斯涌出量不止過大,采用超前注水的方式。全礦共有1500人,管理崗位100人,機關50人,煤巷120—150米,巖巷單進107米,采用深孔爆破。
一.傾斜長壁采煤法 ? 回采工作面沿煤層走向布置,沿傾斜(仰斜或俯斜)推進采煤。或長壁工作面沿傾斜推進的采煤方法。該法采煤量占總產量的12%以上。
(一)巷道布置特點
傾斜長壁采煤法開采煤層群時,同樣有單層布置和聯合布置兩種方式。對于層間距較大的煤層群,可在各個煤層中布置帶區(或分帶)分別獨立開采,其巷道布置、生產系統與單一煤層傾斜長壁采煤法基本相同。對于近距離煤層群,一般采用多煤層聯合布置的開采方式。
1)水平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均沿煤層走向置于階段同一側。
2)分帶運輸斜巷和回風斜巷均沿煤層傾斜方向掘進,并垂直或斜交于平運輸大巷
3)采面沿煤層走向布置,對拉采面,工作面走向長最長100m±,斜長1200m±。
(二)生產系統
1)運煤系統
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經運輸斜巷,然后在運輸大巷裝車運出。
2)運料系統
工作面所需的材料和設備,由運輸大巷運至下部車場,經回風斜巷運到采煤工作面。
3)通風系統
采煤工作面所需新風,自運輸大巷經進風行人斜巷,通過運輸斜巷送到采煤工作面。沖洗工作面后的污風,經回風斜巷到回風大巷,由風井排出。
(三)采煤工作面布置形式
傾斜長壁采煤法的工作面可以布置成單工作面,也可以布置成雙工作面。
單工作面的特點是:每一個采煤工作面有兩條回采巷道,一條為運煤和進風的運輸斜巷,另一條為運料和回風的回風斜巷。
雙工作面布置的特點是:兩個工作面布置三條回采巷道,其中中間的一條巷道形式減少了一條分帶運煤斜巷及其聯絡巷道,減少了巷道掘進工作量,節省了一套運輸設備,生產比較集中。
(四)采煤工作面推進方向
1、傾斜長壁采煤法按工作面推進方向有俯斜開采和仰斜開采兩種。
2、按開采順序分:前進式
后退式
往復式
混合式
二.仰斜開采與俯斜開采
1)仰斜開采—采面沿傾斜從下向上推進采煤。
適用:頂板穩定,煤質較硬;頂板淋水大;煤易自燃需注漿;臨界角一般為 a
2)俯斜開采—采面沿傾斜自上向下推進采煤。適用:煤厚,a 大,煤松軟易片幫,ch4大。當 a
(6)前進式開采
a:采煤工作面由大巷附近向上部邊界推進。
b:采煤工作面由大巷附近向下部邊界推進。
1-水平運輸大巷
2-采煤工作面
3-分帶運輸斜巷
4-分帶回風斜巷
5-水平回風大巷
(6)后退式開采
a:采煤工作面由上部邊界向大巷附近推進。
b:采煤工作面由下部邊界向大巷附近推進。
1-水平運輸大巷
2-采煤工作面
3-分帶運輸斜巷
4-分帶回風斜巷
5-水平回風大巷
2、井田開拓
井田走向和傾向尺寸、面積、礦井設計的儲量,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礦井生產制度。
井田開拓方式,井筒形式,數目、位置及用途。
開采水平數目,高度和位置。大巷位置及數目,并繪制生產水平開拓系統示意圖。
階段內采區的劃分,采區的邊界、范圍、數目、開采順序及同時開采的采區數目。
礦井的提升方式和提升設備。
礦井的運輸方式、運輸系統和運輸設備。
礦井的通風方式、通風系統及設施。
礦井的排水方式、排水系統、排水措施及預排水措施。
礦井的電力、壓氣和水的供應。
井底車場型式及線路布置特點。
3、采取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
采區的位置、境界和范圍。
采區地質情況:可采煤層數、賦存狀況、層間距離、地質構造、頂底板巖性、發火期、水文地質等情況。
采區儲量,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采區巷道布置
采區上下山數目,位置,斷面,運輸設備,上,中,下部車場型式和線路布置。
區段的劃分,區段巷道布置,聯絡巷道形式。
采區生產系統:通風系統及設施,運輸系統及設施,供電系統及設備,供水系統,消防火系統及設施。
采區各種煤柱尺寸,采區內各種巷道的支護方式,維護狀況等。
回采與掘進的接續,采區的技術經濟指標。
4,回采工藝
實習工作面概況:工作面位置,地址構造,頂地板巖性,煤層厚度,傾角,采高,工作面長,瓦斯,含水,自燃性,煤塵爆炸性等。
頂板管理方法的選擇頂板活動規律(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老頂初次來壓步距及強度,老頂周期來壓步距及強度,直接頂冒落高度,巖石垮落角,礦壓顯現規律等),煤層頂底板對支,處工序的影響。
工作面機械化裝備,采煤機,運輸機及支架型式,端頭支護方法。
采煤機的工作方式,進刀方式,截深,每循環時間。
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裝藥量,放炮長度及順序,一次進度每班開幫次數。
工作面生產能力,移溜子方式,工作面推進速度等。
工作面支架形式,布置方式,回柱放頂方式。
工作面循環作業方式,各工序安排,勞動組織,勞動生產率,材料消耗及頓煤成本。
繪制工作面正規循環圖表,勞動組織圖表,技術經濟指標表,對付地質變化的經驗及措施。
四.實習的
總結
工作2.實習的總結工作:
在實習期間學生應根據實習大綱的要求,編寫實習報告,以鞏固所獲得的知識,報告不應成篇羅列現成的資料,報告的編排程序自行決定,報告的內容根據實習大綱的內容結合具體情況編寫,對報告的要求如下:
(1)敘述不可太長,一般20至30頁為宜。
(2)報告中方案應通俗易懂,書寫端正,圖表整潔,并注明尺寸,圖表尺寸要基本符合比例。
(3)參觀的內容不可進行詳細的編寫。
(4)對現場的生產實踐提出個人意見。
四.實習鑒定及成績評定
實習結束后,進行小組鑒定,實習成績由老師根據學生在實習中的表現,實習報告的內容,以及繪制圖紙和編寫作業規程等內容綜合確定。
采礦專業認識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認識實習是在完成基礎理論課學習后進行的一項基本實踐訓練,是采礦工程專業本科生必須進行的一個實踐環節。其目的在于使學生實地接觸礦山生產,理論結合實際,了解采礦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建立基礎。它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實習時間
20xx年1月6日-1月10日。
三、實習地點
攀鋼(集團)礦業公司蘭尖鐵礦、朱家包包鐵礦。
四、實習部門
攀鋼(集團)礦業公司蘭尖鐵礦、朱家包包鐵礦。
五、實習內容
(1)礦山概括:
朱礦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銀江鄉境內,在攀枝花市北東33°方向,直距11公里處。地理坐標:東徑101°44′20″~101°47′08″;北緯26°35′35″~26°37′15″。礦區有專線鐵路及各類公路,交通較為方便。朱家包包鐵礦隸屬于攀鋼集團礦業公司,企業性質為國有企業。
蘭尖礦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瓜子坪與務本之間,在攀枝花學院一路趕車從密地橋一直向小攀枝花進發就可到達朱礦目前還在露天開采,大概還有五六年時間,蘭尖礦已轉入地下開采。技術開發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礦山地質及其成因類型
礦山是6億年前地殼運動及火山爆發而帶來的大量釩鈦資源,形成了攀西地區得天獨厚的優勢。
(3)儲量、品位、礦體產狀、礦體賦存情況
朱礦體長2200m。礦體厚度最大51.74m,最小15.26,一般25~35m,平均厚度為27.85m,厚度變化系數為41.29%。工業儲量蘭尖鐵礦2.96億萬噸,朱家包包鐵礦2.02億萬噸。
其中蘭尖礦三個區段礦石地質儲量(fe1~fe4):1300以上掛幫礦體:1059萬噸,品位27.18%。1020-1300下部礦體:7402萬噸,品位29.77%。1020以下深部礦體:2232萬噸,品位30.97。1020以上合計:8101萬噸,品位29.43%。礦區合計:10334萬噸,品位29.76。
朱家包包鐵礦tfe品位29.20%,tio2品位12.15%,v2o5品位0.27%境界內儲量13151.64萬t,境界外儲7054.76萬t;保有低品位礦石儲量12679.39萬t,tfe品位17.25%。
(4)圍巖性質及工程地質、水文地質
蘭尖礦主要有細粒輝長巖及大理巖,朱礦主要釩鈦磁鐵礦,均富含大量鐵和釩鈦,周圍圍巖簡單,穩定性好。朱礦礦體賦存于輝長巖中,圍巖和夾石都是輝長巖。礦體與圍巖和夾石的區別就在于輝長巖中鐵鈦氧化物的含量。圍巖和夾石的脈石礦物主要是基性斜長石、鈦普通輝石及少量橄欖石、角閃石等。除脈石礦物外,還有少量鈦磁鐵礦、鈦鐵礦及硫化物。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都不復雜,其中蘭尖礦現在已開始轉入地下開采,其設計與施工都不存在較大偏差,表明其地質條件和開采技術都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5)開拓系統包括運輸、提升、通風、排水、供電、壓氣、充填等系統及相應的機電設備
蘭尖礦:
運輸設備:采用了膠帶斜井+無軌斜坡道開拓方案。共設置了三條豎井,一個膠帶斜井、一個無軌斜坡道。有總回風豎井、破碎系統回風豎井、輔助豎井、膠帶斜井、無軌斜坡道。以上共五條井均能作為緊急情況下的安全出口。其中總回井下測風點參數:風壓達862007ap,風速達8.5m/ s,震動35hz、50hz。
礦石運輸:20噸電機車單機牽引9輛6m3底卸式礦車運輸礦石。
廢石運輸:由10t電機車單機牽引10輛2m3固定式礦車組成。坑內鋪軌采用軌距900mm,43kg/m鋼軌,架線電壓550v。
膠帶運輸系統:共設置了四條膠帶,2為主膠帶,1#、2#在峒內,3#、4#在地表。帶寬1200mm,總長度2206米。掛幫礦體部分配備4臺20噸礦用卡車運礦。
巷道掘進運渣配備4臺10噸礦用卡車。
供風設備:三臺,35hz,最高可達50hz。
朱礦:
采場內的運輸系統是全國最復雜的,有汽車—平硐溜井聯合運輸;汽車—鐵路聯合運輸系統;汽車—破碎膠帶聯合運輸系統。
膠帶運輸的帶寬為1.2m,傳送速度為3.15m/s,運量為3500噸/小時。
鐵路運輸系統采場內的礦巖直接用電機車牽引12輛60噸重礦車。電機車有zg-1500型其使用1500v直流電;zg224-1500型,載重224噸,使用1500v直流電,是全國唯一一臺。
汽車運輸:汽車有tr60型,載重55t;鐵律科斯3307,載重40t;tr100型,載重100t;三一重工,載重100t。
鏟裝設備:wk—4,鏟斗容積4.6m3;195b,鏟斗容積7.6m3;wk—10鏟斗容積10m3;膠帶1.2m,3.15m/s 3500噸/小時。
穿孔設備:kz—2500牙輪機,鉆孔直徑350mm,孔網6*8;kq—200,直徑200mm,可鉆75度~90度,孔網5*7。
(6)井巷掘進
礦巖穿孔均采用kz-250鉆機、kq-200鉆機(d=200mm,有5x7布孔,炮孔傾斜角為75°)和ky-250(d=250,有6x8布孔)牙輪鉆機,段高小于4米時,采用鑿巖機穿孔,邊坡鉆alc1657潛孔鉆(液壓鉆)。
(7)采礦方法
朱家包包鐵礦目前還是露天開采
蘭尖鐵礦已轉入地下開采,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20米,進路間距18米。
2、參觀過程中所見所聞
(1)、膠帶斜井運輸和通風系統
蘭尖鐵礦2號轉運站的膠帶斜井口海拔930,最高水平標高為1280m。該運輸帶
全長1.5公里,一側是人行通道,一側是運輸通道。其正處于建設期,該轉運站是主要的運輸通道之一,其井筒斷面積為20m2,設計年運輸量500萬噸,實際運輸量200萬噸。在2號井的附近還修建有1號井,1號井主要用來將礦石傳送至2號轉運站。井下有較完善的排水系統,930m標高的位置還設置有膠帶斜井尾部水倉。
(2)總回風豎井
總回風豎井標高1543m,此處安裝有三臺風機,每臺風機的功率為320千瓦,噪音頻率為35hz,最大可能達到50hz。地下開采總共有三個通風平巷,標高分別為1380m、1300m、1280m。總回風豎井的最低標高為1200m,豎井的直徑可達6m,主要用于排除油氣、co、co2等氣體以及大量粉塵。
(3)蘭尖采場觀景臺
站在觀景臺上,我們能看到蘭尖礦的全貌,一層層臺階引入眼簾。在蘭尖鐵礦歷史展覽館,我們還觀看了《神奇的攀枝花聚寶盆》,看到了蘭尖礦發展歷史和革命先驅建設攀枝花的不容易,另外我們還能在展覽館里看到很多陳列的礦石樣品,讓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它們的名字以及所含礦物的成分含量。墻上還有很多偉大的人物以及他們的事跡,他們都是為蘭尖礦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驅者,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攀枝花,同時也了解到攀枝花的礦產是由于6億年前的地殼運動形成的,目前釩鈦總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蘭尖礦就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露天鐵礦,礦區占地面積3.7平方公里,工業儲量達2.96億噸其設計能力為年采剝總量1690萬噸,生產釩鈦磁鐵礦石650萬噸。
(4)朱家包包露天采場
朱家包包采場占地總面積14.1平方公里,分為上部蘭尖和和下部朱家采場,總設計年采剝總量約4000萬t左右,年產礦石量1500t,蘭尖采場預計年產為700t,朱家采場為800t。主采兩個礦種,以輝長巖為主的的釩鈦和鈦鐵。礦石屬于低品位一類,約為27%~287%,品位低于15%的作為巖石,15%~20%的作為尾礦,經過拋尾再利用,品位可提高到20%~23%。穿孔使用的是kz-250型的牙輪鉆機,該鉆機孔直徑為250mm,孔網數為6×8,另外還有kq—200型的潛孔鉆機,該種鉆機的孔直徑為200mm,孔網數為5×7,主要用于鉆75°~90°的傾斜孔。邊坡主要采用阿特拉斯液壓潛孔鉆機—165型,孔距可達1.2m~1.5m。采用的爆破技術主要為新渣爆破和擠壓爆破。
(5)排土場
朱家包包鐵礦的排土場為全國最大的排土場,分為5個排土場,總占地面積9.3平方公里,整個排土場的排土能力為3.6億m3,,目前還剩余約1億m3。為全國最大的排土場。5個排土水平的標高分別為,1230m、1270m、1310m、1348m、1372m,采區距離排土場約4.3km,最初的排土方式由鐵路運輸和電鏟配合排土,現在的排土措施在原方式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巖石破碎膠帶運輸排土場排土。其中三種主要的排土方式為矩形、扇形和矩扇結合,首選扇形,平行推進達到形似矩形時采用矩形排土方式。排土設備主要使用的是大連重工生產的plk-2500型排土機,排土機臂長為35m,排料臂場為50m,卸料臂旋轉以中心為準,旋轉方位為105°,,作業范圍較大。排土場排出的廢石品位約為13%~14%,排土場理論排量為2500m3/h,全年預計為1500萬噸。移道每次24m,最上一臺階水平容積1200萬m3。
六、實習總結
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間,幾天的實習就已經結束。通過這次采礦認識實習,我學到了許多東西,現就我的實習總結匯報如下:我深刻的認識到今天的我們作為一個采礦專業的學生,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是采礦人的汗水和智慧建設了我們的城市,讓我們過上了幸福 生活。看到和了解到革命先驅的豐功偉績,我就應該更加努力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弄清自己所肩負的重任,把我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同時我也了解了到礦山環境的艱苦,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我們才能發揚采礦人的特色與優點,采礦人就是大氣,不拘小節。所以同學之間應該團結一致,珍惜眼前時光。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將來偉大的財富。當然我也知道礦山領導對我們的重視,怕我們出現一點點的安全問題,我要感謝他們的詳細安排和講解。不光有這些,還有很多專業方面的東西,讓我對礦山建設有了一定的整體把握,了解到了通風豎井的建立,平洞巷道的布局。還看到了很多很多書上看到的大型機械的圖片和一些通風機,真正將理論聯系到了實際,對我們以后工作的指導性。
總之,感謝我們的老師和礦山的所有人員,你們的付出才讓我們的實習順利結束并從中真正學到了大量知識。
采礦實訓報告心得體會篇二
采礦專業生產實習報告
2011年2月19日至4月15日期間,山東理工大學舉辦的沂南班礦物資源工程專業全體同學在沂南金礦實習,通過實習,學到了許多采礦知識和采礦方法。
一、采礦
沂南金礦管轄銅井、金龍和金場三個分礦,都是地下開采礦山。于1957年投產。由于邊探邊采金場分礦生產能力逐步擴大,達500t/d。近三年平均采礦實際能力為10萬t/a,現就金場分礦采礦方法、床開拓、運輸及通風現狀進行敘述。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1、金場分礦:金場分礦為金、銅、鐵多金屬矽卡巖中——低溫熱液交代型礦床。礦帶延長1200米,寬200~~300米,傾斜延深300~~450米,礦體成群產出。分為北、南二個礦段,北——石門礦段,于04線~~11線。南——刀支口礦段,于11線~~32線,礦體群呈北北東向展布,共有大小礦體41個,計算工業儲量有23個。礦體在平面或剖面上呈平行排列,只要礦體沿走向延長200~~400m,延深200~~350m,厚度一般為1~~4m,最厚17m,平均厚度2.15m,傾角15-45°,礦體間距4~40m,礦石多呈致密塊狀,礦、巖界限清楚,但礦體礦化連續性較差,形態產狀變化大,對開采不利。礦體頂底板圍巖以閃長玢巖、大理巖、矽卡巖和花崗斑巖為主,除斷層擠壓破碎帶和氧化帶礦體,圍巖較松散破碎需要支護外,部分礦體、圍巖均穩固(f=10~12)。
1)、采場布置和構成要素:
采場沿走向布置
采場高度:40~50m
采場長度:40~50m
采幅寬度:一般為礦體厚度,若礦體厚度﹤
1、9m,采幅=
1、2m底柱高度:
5、5m
頂柱高度:2~3m
間柱寬度:6m
漏斗間距:5m
2)、采準切割:
采準切割工程均為脈內布置,設有沿脈運輸平巷,采場天井,采場聯絡道,拉底平巷,漏斗等。井巷掘進使用7655鑿巖機打眼,人工裝藥,裝巖機裝載,每天三班作業,一個工作面日進尺1~
1、8m。
3)、采場回采及出礦:
采場自上而下分層回采,工作面呈梯形布置。分層高度2m,鑿巖使用7655鉆機鑿水平孔,人工裝藥,導爆管雷管起爆,淺眼崩礦,采場通風,新鮮風流經沿脈運輸平巷,采場側翼天井,聯絡道進入采場,污風由另一側天井排至上中段回風道,采礦作業每日三班每晝夜一個循環,采場晝夜生產能力60t,當采場采至頂柱時即可進行大量放礦。
4)、礦柱回采及空區處理
采場頂底柱使用7655鉆機于運輸平巷中打扇形中深孔,一次崩礦,由采場漏斗出礦,間柱回采使用淺孔崩礦,由采場漏斗出礦。目前礦山采空區未進行處理,采場礦柱回采量不大,暴露的空區小,至今尚未出現大的地壓變化,只是在石門礦段340m以上礦體,由于被原沂南縣縣辦礦采礦多年,采富丟貧,殘留部分礦量,形成了采空區,投產后,對此部分殘留礦量進行殘采,從而促
使地壓變化。
5)、采礦作業勞動組織:
采礦作業各工種組成專業、綜合隊,有探礦隊、采礦隊、掘進隊和綜合維修隊,具體由分礦下達采掘任務。
6)、技術經濟指標:
根據沂南金礦近三年平均銷售指標:銅精礦粉中折合金屬銅價格50000元/t;金價格130元/克;鐵精粉價格600元/t。礦山生產礦石的實際綜合成本為278元/噸(包括采、選成本,銷售費,管理費等)。
a、產量
金屬銅年產量=年生產能力×銅品位×(1-貧化率)×選礦回收率=
116.28(t)
金年產量=年生產能力×金品位×(1-貧化率)×選礦回收率
=15390(g)
鐵精粉年產量=年生產能力×tfe品位×(1-貧化率)×選礦回收率/ 鐵精粉品
位=1664(t)
b、銷售收入
銅年銷售收入=金屬銅年產量×價格=116.28×50000=581.4萬元 金年銷售收入=金年產量×價格=15390×130=200.07萬元
鐵精粉銷售收入=鐵精粉年產量×價格=1664×600=99.84萬元
年總銷售收入=銅年銷售收入+金年銷售收入+鐵精粉銷售收入=581.4+200.07+99.84=881.31萬元
c、年成本
年生產成本=年生產能力×綜合成本=14400×278=400.32萬元
d、年銷售利潤=年總銷售收入-年生產成本
=881.31-400.32=480.99萬元
e、礦山總銷售利潤=礦山服務年限×年銷售利潤
=6×480.99=2885.94萬元
二、礦床開拓運輸
1)、礦床開拓運輸系統
金場分礦的礦床開拓,設計采用豎井-—盲豎井聯合開拓方案。初期開采-150m中段以上礦體,采用側翼平窿溜井開拓,后期開采-150中段以下礦體,屬單軌運輸巷道,主要擔負礦石、廢石運輸以及材料、人員上下和通風,于去年施工形成通風井并用作第二個安全出口。
后期開采-342中段以下的360、37
5、500等幾個中段尚未進行開拓。
目前礦山生產中段分別為26
5、30
5、330、342四個中段,2
25、280中段為殘采中段。
三、
綜合分析及建議1、鑿巖臺班效率較高,金場分礦年平均達到40t/臺班。
2、采礦貧化,損失率偏高。
3、金場分礦炸藥單位消耗指標較低 。
礦山經多年生產證明,原設計兩礦段礦井通風網路較佳,通風條件良好,礦井粉塵合格率達90%以上,達到國家規定標準要求。
4、礦山產量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采掘失調。
2)、電力嚴重不足。
3)、外委人員流動量大,致使金場分礦井下作業工人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純工作時間少。
4)、金場分礦采礦貧化率過高。
5)、運輸道路條件差影響運輸。
四、致謝
首先感謝礦部給我們這次學習深造的機會,由衷地感謝山東理工大學老師們的培養;實習期間特別感謝礦部領導、金場分礦領導、分礦采礦專家、同學們給予的實習指導和幫助,使我對采礦知識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提高,為以后踏入采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為沂南金礦事業增磚添瓦。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