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
部首夂部 總筆畫(huà)5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下包圍
五筆THI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5904
筆順ノフ丶丨丶
名稱(chēng)撇、橫撇/橫鉤、捺、豎、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處(處)
⒈ ?居住:穴居野處。
⒉ ?存在,置身:設(shè)身處地。處心積慮。處世。
⒊ ?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處。
⒋ ?決定,決斷:處理。
⒌ ?對(duì)犯錯(cuò)誤或有罪的人給予相當(dāng)?shù)膽徒洌禾幜P。處決。
⒍ ?止,隱退:處暑。
其他字義
處(處)
⒈ ?地方:處處。處所。
⒉ ?點(diǎn),部分:長(zhǎng)(
)處。好處。⒊ ?機(jī)關(guān),或機(jī)關(guān)、團(tuán)體、單位里的部門(mén):辦事處。籌備處。
異體字
- 処
- 處
- ?
漢英互譯
deal with、get along with、locate、departmentalism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 處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幨鞘裁匆馑加?b>萬(wàn)詞庫(kù)-專(zhuān)業(yè)的漢語(yǔ)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kù)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處【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畫(huà):11畫(huà),部外筆畫(huà):5畫(huà)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shī)·王風(fēng)》莫或遑處。
又止也。《詩(shī)·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又居室也。《詩(shī)·大雅》于時(shí)處處。
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又分別也。《晉書(shū)·杜預(yù)傳》處分?jǐn)ǎ藛櫿?qǐng)伐吳之期。
又制也。《晉書(shū)·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yán),而不能禁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fēng)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又州名。《一統(tǒng)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jù)切。所也。《詩(shī)·邶風(fēng)》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yǔ)》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jù)。人名,齊有梁丘處。
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shuō)文》作処。《廣韻》俗作?。
- 處的詞語(yǔ) 組詞
- 處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