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黼
部首黹部 總筆畫19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9EFC
筆順丨丨丶ノ一丶ノ丨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丶
名稱豎、豎、點(diǎn)、撇、橫、點(diǎn)、撇、豎、橫折鉤、豎、撇、點(diǎn)、橫、豎、橫折鉤、橫、橫、豎、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黼
⒈ ?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黼座(帝王的寶座)。黼黻(a.古代禮服所繡的花紋;b.喻華麗的辭藻)。黼藻(指華美的辭藻)。
異體字
English
embroidered official or sacrificial robe
※ 黼的意思、基本解釋,黼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黼【亥集下】【黹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白與黑相次文。《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爾雅·釋器》斧謂之黼。《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wèi)文。《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黼【卷七】【黹部】
白與黑相次文。從黹甫聲。方榘切
說文解字注
(黼)白與黑相次文。攷工記文。鄭曰。文章黼黻繡五者。言刺繡采所用也。繡以爲(wèi)裳。從黹。甫聲。方榘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