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鈞
部首钅部 總筆畫9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QUG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94A7
筆順ノ一一一フノフ丶一
名稱撇、橫、橫、橫、豎提、撇、橫折鉤、點(diǎn)、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鈞(鈞)
⒈ ?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千鈞一發(fā)(一根頭發(fā)掛著三萬斤重的東西,喻極其危急)。雷霆萬鈞之勢。
⒉ ?制陶器所用的轉(zhuǎn)輪:陶鈞(亦喻造就人材)。
⒊ ?樂(
)調(diào)( ):鈞弦。⒋ ?敬辭,用于對尊長或上級:鈞安。鈞鑒。鈞座。
異體字
- 鈞
- 銁
- 銞
造字法
形聲:從钅、勻聲
English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 鈞的意思、基本解釋,鈞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yè)的漢語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鈞【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guī)倫切,音均。《說文》三十斤也。《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書·五子之歌》關(guān)石和鈞。《疏》三十斤爲(wèi)鈞,四鈞爲(wèi)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zhuǎn)者爲(wèi)鈞。《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zhuǎn)者爲(wèi)鈞,蓋取周回調(diào)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wèi)大鈞也。言造化爲(wèi)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zhuǎn)洪鈞。
又樂名。《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淮南子·覽冥訓(xùn)》淳鈞之器成。《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註》鈞耆,水名。
又姓。《風(fēng)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平也。《詩·大雅》四鍭旣鈞。《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zhòng)。《註》鈞,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註》鈞,同其聲。《集韻》或書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鈞【卷十四】【金部】
三十斤也。從金勻聲。銞,古文鈞從旬。居勻切
說文解字注
(鈞)三十斤也。斤者、十六兩也。三十斤、爲(wèi)銖萬一千五百二十。爲(wèi)絫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八十。漢志曰。鈞者、均也。陽施其氣。陰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按古多叚鈞爲(wèi)均。從金。勻聲。居勻切。十二部。
(銞)古文鈞。從旬。古旬勻多通用。
- 鈞的詞語 組詞
- 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