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緡
部首纟部 總筆畫(huà)12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NAJ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7F17
筆順フフ一フ一フ一フ丨フ一一
名稱撇折、撇折、提、橫折、橫、豎提、橫、斜鉤、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緡(緡)
⒈ ?古代穿銅錢用的繩子。
⒉ ?釣魚(yú)繩。
⒊ ?古代計(jì)量單位:錢十緡(即十串銅錢,一般每串一千文)。
異體字
- 緡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fishing-line; cord; string of coi
※ 緡的意思、基本解釋,緡是什么意思由萬(wàn)詞庫(kù)-專業(yè)的漢語(yǔ)詞典與文學(xué)資料庫(kù)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緡【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huà):15畫(huà),部外筆畫(huà):9畫(huà)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音珉。《正韻》彌鄰切,音民。《說(shuō)文》釣魚(yú)
也。《詩(shī)·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爾雅·釋詁》緡,綸也。《註》繩也。江東謂之緡。
又《說(shuō)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詩(shī)·大雅》言緡之絲。《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前漢·武帝紀(jì)》初筭緡錢。《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註》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莊子·則陽(yáng)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dāng)我緡乎。《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愍或作緡。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