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燈夕玉照堂梅花正開)
燭影搖紅(燈夕玉照堂梅花正開)。宋代。張鎡。 宿雨初干,舞梢煙瘦金絲裊。嫩云扶日破新晴,舊碧尋芳草。幽徑蘭芽尚小。怪今年、春歸太早。柳塘花院,萬朵紅蓮,一宵開了。梅雪翻空,忍教輕趁東風老。粉圍香陣擁詩仙,戰退春寒峭。現樂歌彈鬧曉。宴親賓、團圞同笑。醉歸時候,月過珠樓,參橫蓬島。||
[宋代]:張鎡
宿雨初干,舞梢煙瘦金絲裊。嫩云扶日破新晴,舊碧尋芳草。幽徑蘭芽尚小。怪今年、春歸太早。柳塘花院,萬朵紅蓮,一宵開了。
梅雪翻空,忍教輕趁東風老。粉圍香陣擁詩仙,戰退春寒峭。現樂歌彈鬧曉。宴親賓、團圞同笑。醉歸時候,月過珠樓,參橫蓬島。||
宿雨初幹,舞梢煙瘦金絲裊。嫩雲扶日破新晴,舊碧尋芳草。幽徑蘭芽尚小。怪今年、春歸太早。柳塘花院,萬朵紅蓮,一宵開了。
梅雪翻空,忍教輕趁東風老。粉圍香陣擁詩仙,戰退春寒峭。現樂歌彈鬧曉。宴親賓、團圞同笑。醉歸時候,月過珠樓,參橫蓬島。||
唐代·張鎡的簡介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 張鎡的詩(65篇) 〕
明代:
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裡待名駒。
:
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明代:
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鬥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雲邊。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
王跂
花朵正憐多鞢,柳梢偏愛小差池。
陶潛狹室夸容膝,庾信低窗訴礙眉。¤
花朵正憐多鞢,柳梢偏愛小差池。
陶潛狹室誇容膝,庾信低窗訴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