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松
盆松。明代。盧若騰。 吾兒學種松,不取長大干;植之以盆缶,列之于幾案。手擬才如指,尺量尚歉半;只此眇小姿,堪作希奇玩。枝低不畏風,本固不憂旱;觸目翠且蒼,會心幽而粲。昨見移松者,百夫揮雨汗;高株培厚土,朝夕勤溉灌。惟恐根柢枯,況望凌霄漢;用意殊勿忙,安在游泮奐。兒趣較為優,老夫自贊嘆。
[明代]:盧若騰
吾兒學種松,不取長大干;植之以盆缶,列之于幾案。
手擬才如指,尺量尚歉半;只此眇小姿,堪作希奇玩。
枝低不畏風,本固不憂旱;觸目翠且蒼,會心幽而粲。
昨見移松者,百夫揮雨汗;高株培厚土,朝夕勤溉灌。
惟恐根柢枯,況望凌霄漢;用意殊勿忙,安在游泮奐。
兒趣較為優,老夫自贊嘆。
吾兒學種松,不取長大幹;植之以盆缶,列之于幾案。
手擬才如指,尺量尚歉半;隻此眇小姿,堪作希奇玩。
枝低不畏風,本固不憂旱;觸目翠且蒼,會心幽而粲。
昨見移松者,百夫揮雨汗;高株培厚土,朝夕勤溉灌。
惟恐根柢枯,況望淩霄漢;用意殊勿忙,安在遊泮奐。
兒趣較為優,老夫自贊歎。
唐代·盧若騰的簡介
盧若騰,又字海運,號牧洲;文號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縣金門賢厝人。1598年(明神宗萬歷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禎庚辰十三年)與潘湖黃錫袞同榜進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駐寧波,興利除弊,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他支持鄭成功收復臺灣并于1664年赴臺投鄭,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輿互考》、《島噫詩》、《與耕堂隨筆》、《島居隨錄》等。
...〔
? 盧若騰的詩(110篇) 〕
清代:
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宋代:
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宋代:
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雲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近代:
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
祗河岳,還如故。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雲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鹹陽、可憐焦土。
祗河嶽,還如故。
宋代:
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