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蒲澗行
續蒲澗行。宋代。趙汝燧。 戊戌正月二十五,搖轡東風蒲澗去。年年今日是時節,飛蓋傾城車塞路。野亭山館坐不遍,幕天席地千百處。開壺設樏紛酒炙,擘蟹錐蠔間醢脯。笑言相續樂甚真,禮文不侈意則古。我亦隨眾窮勝覽,先訪安期登梵宇。入春少雨多是晴,穹巖寒溜僅一縷。白云千級逼象緯,滄海萬里渺煙霧。倚欄方快心目遠,牛羊下山林壑暮。小兒隊隊逐歸騶,拍手呼舞趁簫鼓。游人到晚歡未厭,徘徊不忍收樽俎。行穿梅嶺還江西,首為南州詫風土。
[宋代]:趙汝燧
戊戌正月二十五,搖轡東風蒲澗去。年年今日是時節,飛蓋傾城車塞路。
野亭山館坐不遍,幕天席地千百處。開壺設樏紛酒炙,擘蟹錐蠔間醢脯。
笑言相續樂甚真,禮文不侈意則古。我亦隨眾窮勝覽,先訪安期登梵宇。
入春少雨多是晴,穹巖寒溜僅一縷。白云千級逼象緯,滄海萬里渺煙霧。
倚欄方快心目遠,牛羊下山林壑暮。小兒隊隊逐歸騶,拍手呼舞趁簫鼓。
游人到晚歡未厭,徘徊不忍收樽俎。行穿梅嶺還江西,首為南州詫風土。
戊戌正月二十五,搖轡東風蒲澗去。年年今日是時節,飛蓋傾城車塞路。
野亭山館坐不遍,幕天席地千百處。開壺設樏紛酒炙,擘蟹錐蠔間醢脯。
笑言相續樂甚真,禮文不侈意則古。我亦隨衆窮勝覽,先訪安期登梵宇。
入春少雨多是晴,穹巖寒溜僅一縷。白雲千級逼象緯,滄海萬裡渺煙霧。
倚欄方快心目遠,牛羊下山林壑暮。小兒隊隊逐歸騶,拍手呼舞趁簫鼓。
遊人到晚歡未厭,徘徊不忍收樽俎。行穿梅嶺還江西,首為南州詫風土。
唐代·趙汝燧的簡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號野谷。寧宗嘉泰二年進士。主東陽縣簿,遷湖南刑司獄干官,改知臨川縣。監鎮江府榷貨務,年課羨三十萬。遷知郴州。歷湖南憲漕,以刑部郎官召對,再差知溫州。博記工文,尤長于詩,為江湖派詩人。有《野谷詩稿》。
...〔
? 趙汝燧的詩(174篇) 〕
近代:
龍榆生
看一枝、春色逐人來,雙臉暈潮妝。對遙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
曾是霜侵雪壓,歲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識東皇。
看一枝、春色逐人來,雙臉暈潮妝。對遙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
曾是霜侵雪壓,歲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識東皇。
清代:
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里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裡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明代:
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唐代:
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