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嶺
回心嶺。宋代。李廌。 萬仞嵩峰接天遠,妖武登封艱步輦。初登峻嶺已回心,何事艱難能黽勉。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見王陽臨蜀坂。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涂猶欲返。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
[宋代]:李廌
萬仞嵩峰接天遠,妖武登封艱步輦。
初登峻嶺已回心,何事艱難能黽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見王陽臨蜀坂。
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涂猶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
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
萬仞嵩峰接天遠,妖武登封艱步輦。
初登峻嶺已回心,何事艱難能黽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見王陽臨蜀坂。
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塗猶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裡半。
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宋代:
陸游
造物寧能困此翁,浩歌庭下答松風。
煌煌斗柄插天北,焰焰月輪生海東。
造物甯能困此翁,浩歌庭下答松風。
煌煌鬥柄插天北,焰焰月輪生海東。
清代:
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明代:
薛瑄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里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雷。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裡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雷。
宋代:
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裡廿裡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明代:
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