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麟自南邑至酇相會作詩次其韻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會作詩次其韻。宋代。李廌。 脂車欲入南山路,馬首忽西真有數。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紛紛過風雨。君行嶺上正穿云,我向津頭欲呼渡。石門秀絕冠荊楚,萬壑千巖供指顧。赴澗哀泉咽復流,出岫閑云散還聚。遙應寫懷遠憐我,瘦馬饑童傍江霧。平時追隨若形影,異縣相望忽如許。他年兩翁各賦歸,思山便可拏舟去。
[宋代]:李廌
脂車欲入南山路,馬首忽西真有數。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紛紛過風雨。
君行嶺上正穿云,我向津頭欲呼渡。
石門秀絕冠荊楚,萬壑千巖供指顧。
赴澗哀泉咽復流,出岫閑云散還聚。
遙應寫懷遠憐我,瘦馬饑童傍江霧。
平時追隨若形影,異縣相望忽如許。
他年兩翁各賦歸,思山便可拏舟去。
脂車欲入南山路,馬首忽西真有數。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紛紛過風雨。
君行嶺上正穿雲,我向津頭欲呼渡。
石門秀絕冠荊楚,萬壑千巖供指顧。
赴澗哀泉咽複流,出岫閑雲散還聚。
遙應寫懷遠憐我,瘦馬饑童傍江霧。
平時追隨若形影,異縣相望忽如許。
他年兩翁各賦歸,思山便可拏舟去。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
郭諫臣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云。
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雲。
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宋代:
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
方廣德
涂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塗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築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近代:
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遊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