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主簿
送盧主簿。唐代。王勃。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唐代]:王勃
《送盧主簿》是一首送別詩,但詩人主要不是表現送別盧主簿之情,他是熱切地期待著“東巖富松竹,歲慕幸同歸”這個時刻的到來。值得體味的是詩人用了“松竹”一詞。中國古代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篇》)。“松竹”二字包含了詩人自勉自況的意思。這首詩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不同的是:對即將離別的友人,詩人不是采用勸誡的口吻,而是勾勒出一個長安東山歲寒而后凋的松竹圖,讓人覺得東山的竹子雖然凋零了,卻是一個值得人留戀、神往的好地方。詩人送別盧主簿,好像并不完全擔憂他的離去,而是寄希望于兩人的并肩前進。所以,他才能把這首詩寫得那么催人向上。這自然是由于詩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所使然。
唐代·王勃的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 王勃的詩(86篇) 〕
近代:
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雲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清代:
陸求可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
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
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清代:
張聯箕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云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筑間。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雲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