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二十九
論詩三十首·二十九。金朝。元好問。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金朝]:元好問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這首詩是批評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陳師道。陳師道的作詩方式是“閉門覓句”式的苦吟,著意于錘煉字句,在形式技巧上下功夫。“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登池上樓》的名句,意象清新,渾然天成,寫出了盎然春意。元好問崇尚自然天成的詩歌,反對雕琢粉飾,因此這里稱贊謝靈運的這個名句萬古常新,進而諷刺陳師道閉門覓句,只是徒然浪費精神,寫不出什么好作品。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宋代:
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宋代:
陳造
一昨波光修禊事,賓奩俯枕玉奩開。
重游鷗鷺應偷眼,定記曾陪杖屨來。
一昨波光修禊事,賓奩俯枕玉奩開。
重遊鷗鷺應偷眼,定記曾陪杖屨來。
明代:
湛若水
道林入我夢,萬里倏感通。即此可悟道,羚羊有何蹤。
飲酒非譬道,酒醉庶形容。予曰然非歟,猶墮聲臭中。
道林入我夢,萬裡倏感通。即此可悟道,羚羊有何蹤。
飲酒非譬道,酒醉庶形容。予曰然非歟,猶墮聲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