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六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六。魏晉。陶淵明。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旸谷。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魏晉]:陶淵明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逍遙蕪臯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複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譯文
逍遙無皋之山上,遠遠望見木扶桑。
巨大樹枝百萬丈,紛披正把腸谷擋。
羲和服侍丹池旁,天天為日沐浴忙。
一旦太陽升上天,何方陰暗不照亮!
注釋
蕪皋:即無皋,傳說中的山系名。
沓然:遙遠的樣子。扶木:即榑(fú)木,亦作扶桑或榑桑。
洪柯:大樹枝。尋: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森散:枝葉舒展四布的樣子。旸(yáng)谷:同“湯(yáng)谷”,日所從出處。
靈人:指羲和,神話傳說中太陽的母親。
神景:指太陽。景:日光。
何幽不見燭:什么陰暗的地方不被照亮。幽:陰暗。燭:照亮。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
宋代:
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宋代:
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宋代:
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隻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明代:
于慎行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