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鐵腳劉道人
贈鐵腳劉道人。元代。馮子振。 道人鐵腳更鐵冠,山人鐵面仍鐵肝。道人山人兩相值,面色腳色俱蒼寒。道人鋒棱厓骨削,山人劍氣星斗干。山空人去夜猿別,一葦北渡黃河乾。盧溝月濕波蕩潏,太行云皛峰巑岏。古來豪杰數燕代,長轂騕裊榴花鞍。呼鷹射雁逐雞狗,脫手拓彈排金丸。璧門雙闕照燕碣,虎豹蹲踞蛟龍盤。布衣一語動萬乘,不識宰相為何官。云飛氣起對紫檀,血指瀝瀝衷如丹。尚方百奉諂骨裂,山人九死圣度寬。萬里放還真墮甑,回視歲月驚流湍。南山清渭一夢覺,但見落葉吹長安。道人槌札未棄置,欲刻朽骨為榮觀。野麋豈是麟閣具,滄海自分終魚竿。窮林尺鴳無處著,豈意思想南溟摶。人間新貴奪紈綺,曲眉婉孌浮山巒。為渠向作白玉盤,眼耳鼻舌渾熱瞞。劉郎他日高眼看,歸來取鋏歌馮驩。
[元代]:馮子振
道人鐵腳更鐵冠,山人鐵面仍鐵肝。道人山人兩相值,面色腳色俱蒼寒。
道人鋒棱厓骨削,山人劍氣星斗干。山空人去夜猿別,一葦北渡黃河乾。
盧溝月濕波蕩潏,太行云皛峰巑岏。古來豪杰數燕代,長轂騕裊榴花鞍。
呼鷹射雁逐雞狗,脫手拓彈排金丸。璧門雙闕照燕碣,虎豹蹲踞蛟龍盤。
布衣一語動萬乘,不識宰相為何官。云飛氣起對紫檀,血指瀝瀝衷如丹。
尚方百奉諂骨裂,山人九死圣度寬。萬里放還真墮甑,回視歲月驚流湍。
南山清渭一夢覺,但見落葉吹長安。道人槌札未棄置,欲刻朽骨為榮觀。
野麋豈是麟閣具,滄海自分終魚竿。窮林尺鴳無處著,豈意思想南溟摶。
人間新貴奪紈綺,曲眉婉孌浮山巒。為渠向作白玉盤,眼耳鼻舌渾熱瞞。
劉郎他日高眼看,歸來取鋏歌馮驩。
道人鐵腳更鐵冠,山人鐵面仍鐵肝。道人山人兩相值,面色腳色俱蒼寒。
道人鋒棱厓骨削,山人劍氣星鬥幹。山空人去夜猿別,一葦北渡黃河乾。
盧溝月濕波蕩潏,太行雲皛峰巑岏。古來豪傑數燕代,長轂騕裊榴花鞍。
呼鷹射雁逐雞狗,脫手拓彈排金丸。璧門雙闕照燕碣,虎豹蹲踞蛟龍盤。
布衣一語動萬乘,不識宰相為何官。雲飛氣起對紫檀,血指瀝瀝衷如丹。
尚方百奉諂骨裂,山人九死聖度寬。萬裡放還真墮甑,回視歲月驚流湍。
南山清渭一夢覺,但見落葉吹長安。道人槌劄未棄置,欲刻朽骨為榮觀。
野麋豈是麟閣具,滄海自分終魚竿。窮林尺鴳無處著,豈意思想南溟摶。
人間新貴奪紈綺,曲眉婉孌浮山巒。為渠向作白玉盤,眼耳鼻舌渾熱瞞。
劉郎他日高眼看,歸來取鋏歌馮驩。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近代:
趙尊岳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盈盈花霧侵簾軸。筠藍漸遣開金菽。夕照泛疏欞。雛蜂趲落英。
幾回人倦倚。獨對蒼茫際。叫破一聲聲。長空歸雁鳴。
明代:
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唐代:
徐安貞
北斗橫天夜欲闌,愁人倚月思無端。忽聞畫閣秦箏逸,
知是鄰家趙女彈。曲成虛憶青蛾斂,調急遙憐玉指寒。
銀鎖重關聽未辟,不如眠去夢中看。
北鬥橫天夜欲闌,愁人倚月思無端。忽聞畫閣秦箏逸,
知是鄰家趙女彈。曲成虛憶青蛾斂,調急遙憐玉指寒。
銀鎖重關聽未辟,不如眠去夢中看。
明代:
俞和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
竹里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
竹裡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
明代:
李寄
誰愛瓊林數點鴉,灞橋驢背洛陽車。泠泠行觸風前絮,緩緩歸看陌上花。
玉佩金魚將換酒,綠蓑青笠正浮家。分箋客斗新詩句,七步應輸手八叉。
誰愛瓊林數點鴉,灞橋驢背洛陽車。泠泠行觸風前絮,緩緩歸看陌上花。
玉佩金魚將換酒,綠蓑青笠正浮家。分箋客鬥新詩句,七步應輸手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