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七首 其二
頌古七首 其二。元代。明本。 白玉琢成西子骨,黃金鑄就伍員心。蓮宮人醉歌聲咽,月落吳江淚滿襟。
[元代]:明本
白玉琢成西子骨,黃金鑄就伍員心。蓮宮人醉歌聲咽,月落吳江淚滿襟。
白玉琢成西子骨,黃金鑄就伍員心。蓮宮人醉歌聲咽,月落吳江淚滿襟。
唐代·明本的簡介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孫,號中峰,法號智覺,西天目山住持,錢塘(今杭州)人。明本從小喜歡佛事,稍通文墨就誦經不止,常伴燈誦到深夜。24歲赴天目山,受道于禪宗寺,白天勞作,夜晚孜孜不倦誦經學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賜號“廣慧禪師”,并賜謚“普應國師”。憩止處曰幻住山房。
...〔
? 明本的詩(80篇) 〕
元代:
趙孟頫
五馬何翩翩,蕭灑秋風前。君王不好武,芻粟飽豐年。
朝入閶闔門,莫秣十二閑。雄姿耀朝日,滅沒走飛煙。
五馬何翩翩,蕭灑秋風前。君王不好武,芻粟飽豐年。
朝入閶闔門,莫秣十二閑。雄姿耀朝日,滅沒走飛煙。
元代:
周權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近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宋代:
呂陶
掛冠歸后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云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掛冠歸後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雲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