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蒼立籜龍秀
水調歌頭·蒼立籜龍秀。宋代。廖行之。 蒼立籜龍秀,青壓雨梅肥。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試聽虞弦初理,便有熏兮入奏,風物正熙熙。此日定何日,香篆裊金猊。記當年,蓂兩莢,應熊羆。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皋夔。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宋代]:廖行之
蒼立籜龍秀,青壓雨梅肥。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試聽虞弦初理,便有熏兮入奏,風物正熙熙。此日定何日,香篆裊金猊。記當年,蓂兩莢,應熊羆。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皋夔。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蒼立籜龍秀,青壓雨梅肥。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試聽虞弦初理,便有熏兮入奏,風物正熙熙。此日定何日,香篆裊金猊。記當年,蓂兩莢,應熊羆。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臯夔。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唐代·廖行之的簡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
? 廖行之的詩(351篇) 〕
明代:
陳是集
豈為冬砂學駐顏,樊籠脫卻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種,膝下蘭芽繼舞斑。
三益齋成敦夙好,八箴書就付名山。欲將型典推先哲,咫尺龍門自可攀。
豈為冬砂學駐顔,樊籠脫卻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種,膝下蘭芽繼舞斑。
三益齋成敦夙好,八箴書就付名山。欲將型典推先哲,咫尺龍門自可攀。
宋代:
劉克莊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兩漢:
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聖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雲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明代:
陳子升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宋代:
釋行海
七里灘頭問去律,嶄巖漁石蘚花春。
自從一別劉文叔,直到如今少故人。
七裡灘頭問去律,嶄巖漁石蘚花春。
自從一別劉文叔,直到如今少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