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隔窗聞歌)
燭影搖紅(隔窗聞歌)。宋代。張炎。 閑苑深迷,趁香隨粉都行遍。隔窗花氣暖扶春,只許鶯鶯占。燭焰晴烘醉臉。想東鄰、偷窺笑眼。欲尋無處,暗掐新聲,銀屏斜掩。一片云閑,那知顧曲周郎怨。看花猶自未分明,畢竟何時見。已信仙緣較淺。謾凝思、風簾倒卷。出門一笑,月落江橫,數峰天遠。
[宋代]:張炎
閑苑深迷,趁香隨粉都行遍。隔窗花氣暖扶春,只許鶯鶯占。燭焰晴烘醉臉。想東鄰、偷窺笑眼。欲尋無處,暗掐新聲,銀屏斜掩。
一片云閑,那知顧曲周郎怨。看花猶自未分明,畢竟何時見。已信仙緣較淺。謾凝思、風簾倒卷。出門一笑,月落江橫,數峰天遠。
閑苑深迷,趁香隨粉都行遍。隔窗花氣暖扶春,隻許鶯鶯占。燭焰晴烘醉臉。想東鄰、偷窺笑眼。欲尋無處,暗掐新聲,銀屏斜掩。
一片雲閑,那知顧曲周郎怨。看花猶自未分明,畢竟何時見。已信仙緣較淺。謾凝思、風簾倒卷。出門一笑,月落江橫,數峰天遠。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明代:
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明代:
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宋代:
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澹泊輕雲寒不收,未成春雨隻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宋代:
許棐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闆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清代:
董訥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明代:
張元凱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