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穴遺詩(shī)
壟穴遺詩(shī)。唐代。沈廷瑞。 虛勞營(yíng)殯玉山前,殯后那知已脫蟬。應(yīng)是元神歸洞府,更與遺魄在黃泉。靈臺(tái)已得修真訣,塵世空留悟道篇。堪嘆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唐代]:沈廷瑞
虛勞營(yíng)殯玉山前,殯后那知已脫蟬。應(yīng)是元神歸洞府,
更與遺魄在黃泉。靈臺(tái)已得修真訣,塵世空留悟道篇。
堪嘆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虛勞營(yíng)殯玉山前,殯後那知已脫蟬。應(yīng)是元神歸洞府,
更與遺魄在黃泉。靈臺(tái)已得修真訣,塵世空留悟道篇。
堪歎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唐代·沈廷瑞的簡(jiǎn)介
高安人,吏部侍郎沈彬之子。有道術(shù),嗜酒。寒暑一單褐,數(shù)十年不易。常跣行,日數(shù)百里,林棲露宿,多在玉笥、浮云二山,老而不衰?;?,人猶常見之。
...〔
? 沈廷瑞的詩(shī)(4篇) 〕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清代:
允祥
歷歷三時(shí)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
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曆曆三時(shí)況,如陳《七月》篇。秋雲(yún)青甸裡,春雨綠疇邊。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幹}意,總向畫圖傳。
明代:
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zhuǎn),無問喧與僻。
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zhuǎn),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近代:
陳仁德
客館終朝掩幔幃,偶來郊外叩荊扉。田頭覓食群雞逐,水畔銜泥乳燕飛。
油菜新開花似海,柳芽才露葉如錐。果然西蜀風(fēng)光好,極目天涯盡翠微。
客館終朝掩幔幃,偶來郊外叩荊扉。田頭覓食群雞逐,水畔銜泥乳燕飛。
油菜新開花似海,柳芽才露葉如錐。果然西蜀風(fēng)光好,極目天涯盡翠微。
宋代:
蘇軾
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云間。
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野鳥遊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yún)間。
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