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寧知府林公修撰十韻律
送江寧知府林公修撰十韻律。宋代。劉季孫。 昭代尊儒學,惟公簡拔頻。文章分造化,事業(yè)在經(jīng)綸。天馬來夷路,人龍撫要津。幾年刊大典,四海屬名臣。汲引親疏共,光華出入均。玄暉賦江練,文暢詠汀蘋。道契巖廊久,恩隆建鄴新。七朝皆故事,十郡得仁人。豈晚還西掖,終朝對北辰。一言調(diào)鼎味,膏澤被斯民。
[宋代]:劉季孫
昭代尊儒學,惟公簡拔頻。文章分造化,事業(yè)在經(jīng)綸。
天馬來夷路,人龍撫要津。幾年刊大典,四海屬名臣。
汲引親疏共,光華出入均。玄暉賦江練,文暢詠汀蘋。
道契巖廊久,恩隆建鄴新。七朝皆故事,十郡得仁人。
豈晚還西掖,終朝對北辰。一言調(diào)鼎味,膏澤被斯民。
昭代尊儒學,惟公簡拔頻。文章分造化,事業(yè)在經(jīng)綸。
天馬來夷路,人龍撫要津。幾年刊大典,四海屬名臣。
汲引親疏共,光華出入均。玄暉賦江練,文暢詠汀蘋。
道契巖廊久,恩隆建鄴新。七朝皆故事,十郡得仁人。
豈晚還西掖,終朝對北辰。一言調(diào)鼎味,膏澤被斯民。
唐代·劉季孫的簡介
開封祥符人,字景文。工詩文。監(jiān)饒州酒務(wù),題詩為王安石稱賞,遂知名。以左藏庫副使為兩浙兵馬都監(jiān),兼東南第三將。蘇軾薦其才,除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
? 劉季孫的詩(44篇) 〕
宋代:
李宏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隻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唐代:
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元代:
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明代:
薛瑄
一上河濆眼界寬,秋風禾黍動秋山。敖倉甬道不知處,唯見孤云自往還。
一上河濆眼界寬,秋風禾黍動秋山。敖倉甬道不知處,唯見孤雲(yún)自往還。
明代:
李舜臣
去國今二載,猶傳諫諍名。圣朝非爾棄,時俗乍相傾。
跡向陶丘斂,書從梁獄明。平生欲何似,歲暮臥山城。
去國今二載,猶傳諫諍名。聖朝非爾棄,時俗乍相傾。
跡向陶丘斂,書從梁獄明。平生欲何似,歲暮臥山城。
清代:
李長霞
清秋諸島氣蕭森,漠漠風煙接太陰。滄海東浮云似墨,孤城北望火如林。
懷居忽下危時淚,卜地空馀遁世心。極目驚濤無盡處,側(cè)身西望一沾襟。
清秋諸島氣蕭森,漠漠風煙接太陰。滄海東浮雲(yún)似墨,孤城北望火如林。
懷居忽下危時淚,蔔地空馀遁世心。極目驚濤無盡處,側(cè)身西望一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