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縣阻風
寶應縣阻風。明代。歸有光。 夜泊淮陰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風,猖狂恣號怒。清河千里中,東風日相誤。祈此一日風,終竟不可遇。蒼天豈有心,莫可詰其故。但看北去舟,凌風如飛渡。翻為去人快,頓忘吾所務。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明代]:歸有光
夜泊淮陰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風,猖狂恣號怒。
清河千里中,東風日相誤。祈此一日風,終竟不可遇。
蒼天豈有心,莫可詰其故。但看北去舟,凌風如飛渡。
翻為去人快,頓忘吾所務。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夜泊淮陰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風,猖狂恣號怒。
清河千裡中,東風日相誤。祈此一日風,終竟不可遇。
蒼天豈有心,莫可詰其故。但看北去舟,淩風如飛渡。
翻為去人快,頓忘吾所務。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唐代·歸有光的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 歸有光的詩(125篇) 〕
清代:
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明代:
張寧
遲遲松柏林,郁郁山水窟。依依久住人,宛宛舊游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彼哉同州庸,華蘼何所擇。
遲遲松柏林,郁郁山水窟。依依久住人,宛宛舊遊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彼哉同州庸,華蘼何所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