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后戲贈故人
致仕后戲贈故人。宋代。張齊賢。 午橋今得晉公廬,花竹煙云興有余。師亮白頭心已足,四登兩府九尚書。
[宋代]:張齊賢
午橋今得晉公廬,花竹煙云興有余。
師亮白頭心已足,四登兩府九尚書。
午橋今得晉公廬,花竹煙雲興有餘。
師亮白頭心已足,四登兩府九尚書。
唐代·張齊賢的簡介
張齊賢(942年—1014年),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后徙居洛陽(今屬河南)。北宋名臣。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張齊賢登進士第,先后擔任通判、樞密副使、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吏部尚書、司空等職,還曾率領邊軍與契丹作戰,頗有戰績。為相前后二十一年,對北宋初期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極大貢獻。史稱其“四踐兩府、九居八座,晚歲以三公就第,康寧福壽,時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張齊賢去世,年七十二。追贈司徒,謚號“文定”。有《書錄解題》、《洛陽搢紳舊聞記》傳于世。
...〔
? 張齊賢的詩(8篇) 〕
明代:
鄧云霄
據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馬首高。
白眼未清游俠骨,朱弦寧向眾人操。燕臺重價需千里,莫問囊中金錯刀。
據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馬首高。
白眼未清遊俠骨,朱弦甯向衆人操。燕臺重價需千裡,莫問囊中金錯刀。
清代:
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唐代:
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明代:
蘇葵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明代:
區大相
家住層城接御溝,承恩使越錦衣游。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家住層城接禦溝,承恩使越錦衣遊。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明代:
李云龍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雲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嶽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