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唐代。郎士元。 春半梁山正落花,臺衡受律向天涯。南去猿聲傍雙節,西來江色繞千家。風吹畫角孤城曉,林映蛾眉片月斜。已見廟謨能喻蜀,新文更喜報金華。
[唐代]:郎士元
春半梁山正落花,臺衡受律向天涯。南去猿聲傍雙節,
西來江色繞千家。風吹畫角孤城曉,林映蛾眉片月斜。
已見廟謨能喻蜀,新文更喜報金華。
春半梁山正落花,臺衡受律向天涯。南去猿聲傍雙節,
西來江色繞千家。風吹畫角孤城曉,林映蛾眉片月斜。
已見廟謨能喻蜀,新文更喜報金華。
唐代·郎士元的簡介
郎士元 唐代詩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五載(756)登進士第。安史之亂中,避難江南。寶應元年(762)補渭南尉,歷任拾遺、補闕、校書等職,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與錢起齊名,世稱"錢郎"。他們詩名甚盛,當時有"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之說。
...〔
? 郎士元的詩(77篇) 〕
:
李勝原
為愛君家千個竹,吾廬欲致兩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覓何妨著地寬。
未擬叢中留鳳宿,且看根下有龍蟠。愿分風月歸吟韻,共結堅盟到歲寒。
為愛君家千個竹,吾廬欲緻兩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覓何妨著地寬。
未擬叢中留鳳宿,且看根下有龍蟠。願分風月歸吟韻,共結堅盟到歲寒。
明代:
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宋代:
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