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躬詩
責躬詩。唐代。崔湜。 嘗聞古人說:正直神不欺。忠義恒獨守,堅貞每自持。效官已十載,理劇猶未期。獄聽除苛慘,刑章息滯疑。豈得保世業,諒以答明時。顧無白玉玷,忽負蒼蠅詩。扃錮非所恥,幽冤誰為辭!楚囚應積□,秦系亦銜悲。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茲。流靈自蕪漫,芳草獨葳蕤。日月行無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喪,州縣豈心期?助思紛何在,清神悵不怡。自憐暗成事,感嘆興此詞。
[唐代]:崔湜
嘗聞古人說:正直神不欺。忠義恒獨守,堅貞每自持。
效官已十載,理劇猶未期。獄聽除苛慘,刑章息滯疑。
豈得保世業,諒以答明時。顧無白玉玷,忽負蒼蠅詩。
扃錮非所恥,幽冤誰為辭!楚囚應積□,秦系亦銜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茲。流靈自蕪漫,芳草獨葳蕤。
日月行無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喪,州縣豈心期?
助思紛何在,清神悵不怡。自憐暗成事,感嘆興此詞。
嘗聞古人說:正直神不欺。忠義恒獨守,堅貞每自持。
效官已十載,理劇猶未期。獄聽除苛慘,刑章息滯疑。
豈得保世業,諒以答明時。顧無白玉玷,忽負蒼蠅詩。
扃錮非所恥,幽冤誰為辭!楚囚應積□,秦系亦銜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茲。流靈自蕪漫,芳草獨葳蕤。
日月行無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喪,州縣豈心期?
助思紛何在,清神悵不怡。自憐暗成事,感歎興此詞。
唐代·崔湜的簡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
? 崔湜的詩(39篇) 〕
宋代:
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
史鑒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
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嘆無翼,憑誰學御風。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
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歎無翼,憑誰學禦風。
明代:
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明代:
劉基
不學周南詠小星,空悲玉殿鎖娉婷。黃金漫買相如賦,猶勝無辜送掖庭。
不學周南詠小星,空悲玉殿鎖娉婷。黃金漫買相如賦,猶勝無辜送掖庭。
:
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