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詞
白苧詞。唐代。戴叔倫。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吳王扶頭酒初醒,秉燭張筵樂清景。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新裁白苧勝紅綃,玉佩珠纓金步搖。回鸞轉鳳意自嬌,銀箏錦瑟聲相調。君恩如水流不斷,但愿年年此同宵。東風吹花落庭樹,春色催人等閑去。大家為歡莫延佇,頃刻銅龍報天曙。
[唐代]:戴叔倫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吳王扶頭酒初醒,
秉燭張筵樂清景。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
新裁白苧勝紅綃,玉佩珠纓金步搖。回鸞轉鳳意自嬌,
銀箏錦瑟聲相調。君恩如水流不斷,但愿年年此同宵。
東風吹花落庭樹,春色催人等閑去。大家為歡莫延佇,
頃刻銅龍報天曙。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吳王扶頭酒初醒,
秉燭張筵樂清景。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
新裁白苧勝紅綃,玉佩珠纓金步搖。回鸞轉鳳意自嬌,
銀箏錦瑟聲相調。君恩如水流不斷,但願年年此同宵。
東風吹花落庭樹,春色催人等閑去。大家為歡莫延佇,
頃刻銅龍報天曙。
唐代·戴叔倫的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 戴叔倫的詩(293篇) 〕
明代:
夏言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
嘆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
歎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
清代:
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宋代:
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遊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近代:
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宋代:
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宋代:
黃洪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裡,棹歌一曲在康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