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
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唐代。張九齡。 興運昔有感,建祠北山巔。云雷初締構,日月今悠然。紫氣尚蓊郁,玄元如在焉。迨茲事追遠,輪奐復增鮮。洞府香林處,齋壇清漢邊。吾君乃尊祖,夙駕此留連。樂動人神會,鐘成律度圓。笙歌下鸞鶴,芝朮萃靈仙。曾是福黎庶,豈唯味虛玄。賡歌徒有作,微薄謝昭宣。
[唐代]:張九齡
興運昔有感,建祠北山巔。云雷初締構,日月今悠然。
紫氣尚蓊郁,玄元如在焉。迨茲事追遠,輪奐復增鮮。
洞府香林處,齋壇清漢邊。吾君乃尊祖,夙駕此留連。
樂動人神會,鐘成律度圓。笙歌下鸞鶴,芝朮萃靈仙。
曾是福黎庶,豈唯味虛玄。賡歌徒有作,微薄謝昭宣。
興運昔有感,建祠北山巔。雲雷初締構,日月今悠然。
紫氣尚蓊郁,玄元如在焉。迨茲事追遠,輪奐複增鮮。
洞府香林處,齋壇清漢邊。吾君乃尊祖,夙駕此留連。
樂動人神會,鐘成律度圓。笙歌下鸞鶴,芝朮萃靈仙。
曾是福黎庶,豈唯味虛玄。賡歌徒有作,微薄謝昭宣。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宋代:
阮閱
惡名辨正可無疑,已有金華學士題。寄語往來荊廣客,鬼門關在郁林西。
惡名辨正可無疑,已有金華學士題。寄語往來荊廣客,鬼門關在郁林西。
明代:
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代:
張侃
旬日風消雨,今朝山出云。柳深開潤色,荷靚匝清芬。
江燕新調語,沙鷗自引群。農人相賀語,田畝可耕耘。
旬日風消雨,今朝山出雲。柳深開潤色,荷靚匝清芬。
江燕新調語,沙鷗自引群。農人相賀語,田畝可耕耘。
元代:
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築此當塗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明代:
蘇葵
山外青山云外云,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山外青山雲外雲,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唐代:
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