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詩僧道通
贈詩僧道通。宋代。蘇軾。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后舍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殊辟谷,常啖蜜。?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氣含蔬筍到公無。?謂無酸餡氣也。?香林乍喜聞薝卜,古井惟愁斷轆轤。為報韓公莫輕許,従今島可是詩奴。
[宋代]:蘇軾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
?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后舍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
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
殊辟谷,常啖蜜。
?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
?氣含蔬筍到公無。
?謂無酸餡氣也。
?香林乍喜聞薝卜,古井惟愁斷轆轤。
為報韓公莫輕許,従今島可是詩奴。
雄豪而妙苦而腴,隻有琴聰與蜜殊。
?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後舍琴而學詩,複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
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
殊辟谷,常啖蜜。
?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雲,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
?氣含蔬筍到公無。
?謂無酸餡氣也。
?香林乍喜聞薝蔔,古井惟愁斷轆轤。
為報韓公莫輕許,従今島可是詩奴。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清代:
金應澍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后輩謀偏遠,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後輩謀偏遠,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近代:
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遊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明代:
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雲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雲碓無人水自舂。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轮疽鸦腋兒?,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元代:
陳樵
黃金縷水細粼粼,葑合平池綠似云。鸚鵡無言初病瘴,丁香不結又經春。
行稀蠟屐留前齒,坐久玉琴生斷紋。幾度憑欄愁舉袂,春花半作庾公塵。
黃金縷水細粼粼,葑合平池綠似雲。鸚鵡無言初病瘴,丁香不結又經春。
行稀蠟屐留前齒,坐久玉琴生斷紋。幾度憑欄愁舉袂,春花半作庾公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