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江都應(yīng)詔詩
奉和幸江都應(yīng)詔詩。隋代。虞世基。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澤國翔宸駕,水府泛樓船。七萃縈長薄,三翼亙通川。夙興大昕始,求衣昧旦前。澄瀾浮曉色,遙林卷宿煙。晨霞稍含景,落月漸虧弦。回塘響歌吹,極浦望旌旃。方陪覲東后,登封禪肅然。
[隋代]:虞世基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澤國翔宸駕,水府泛樓船。
七萃縈長薄,三翼亙通川。夙興大昕始,求衣昧旦前。
澄瀾浮曉色,遙林卷宿煙。晨霞稍含景,落月漸虧弦。
回塘響歌吹,極浦望旌旃。方陪覲東后,登封禪肅然。
巡遊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澤國翔宸駕,水府泛樓船。
七萃縈長薄,三翼亙通川。夙興大昕始,求衣昧旦前。
澄瀾浮曉色,遙林卷宿煙。晨霞稍含景,落月漸虧弦。
回塘響歌吹,極浦望旌旃。方陪覲東後,登封禪肅然。
唐代·虞世基的簡介
(?—618)隋會(huì)稽馀姚人,字茂世。虞荔子。博學(xué)有才,善草隸書。初仕于陳。累官尚書左丞。入隋,拜內(nèi)史舍人。煬帝即位,重其才,任為內(nèi)史侍郎,典機(jī)密,參與朝政。后見天下紊亂,政事日非,帝又不納諫,且懼及禍,乃唯諾取容不敢忤旨。有告敗者,不以實(shí)聞。又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朝野共怨。終為宇文化及所殺。
...〔
? 虞世基的詩(16篇) 〕
明代:
藍(lán)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宋代:
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澤居僅足不求餘,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宋代:
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shí)艱辛。
責(zé)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shí)艱辛。
責(zé)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宋代:
葛立方
破紐絕絡(luò)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nèi)實(shí)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破紐絕絡(luò)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nèi)實(shí)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宋代:
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兩漢:
佚名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zhuǎn)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里向誰啼。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zhuǎn)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裡向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