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水仙子 翰林風月進
【雙調】水仙子 翰林風月進。元代。張可久。 翰林風月進多才,滿袖春風下玉階。執金鞭跨馬離朝外,插金花墜帽歪,氣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讀書人真實高哉。石崇猶自恨無錢,彭祖焚香愿萬年。唐明皇猶道無家眷,劉伶道天生酒量淺,陳摶晝夜無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瞞不了慘慘青天。
[元代]:張可久
翰林風月進多才,滿袖春風下玉階。執金鞭跨馬離朝外,插金花墜帽歪,氣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讀書人真實高哉。石崇猶自恨無錢,彭祖焚香愿萬年。唐明皇猶道無家眷,劉伶道天生酒量淺,陳摶晝夜無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瞞不了慘慘青天。
翰林風月進多才,滿袖春風下玉階。執金鞭跨馬離朝外,插金花墜帽歪,氣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讀書人真實高哉。石崇猶自恨無錢,彭祖焚香願萬年。唐明皇猶道無家眷,劉伶道天生酒量淺,陳摶晝夜無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瞞不了慘慘青天。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宋代:
陳良貴
青氈坐對此虛堂,惟有荷風過短墻。早起卻憐春已去,閒來自覺日偏長。
綠迷隋苑顰楊柳,紅褪唐宮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時未定雨違旸。
青氈坐對此虛堂,惟有荷風過短牆。早起卻憐春已去,閒來自覺日偏長。
綠迷隋苑顰楊柳,紅褪唐宮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時未定雨違旸。
明代:
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裡,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清代:
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裡,一抹煙雲絕頂生。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
唐代:
胡宿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明代:
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鬥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雲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