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官進爵 |
舊時指官職提升。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魂飛天外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