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抱頭鼠竄 |
竄:逃跑;亂跑。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患難見真情 |
只有經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