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聞聲相思 |
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