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兵黷武
窮兵黷武 (窮兵黷武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ióng bīng dú wǔ,窮兵黷武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
怎么讀
注音ㄑㄩㄥˊ ㄅ一ㄥ ㄉㄨˊ ㄨˇˊ
繁體窮兵黷武
出處三國 曹丕《車駕臨江還詔三公》:“三世為將,道家所忌;窮兵黷武,古有所戒。”
例子王氏今降心納貢,愿修舊好,明公乃欲窮兵黷武,殘滅同盟,天下其謂公何?(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
正音“黷”,不能讀作“mài”。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黷”,不能寫作“獨”。
近義詞興師動眾
反義詞和平共處、解甲歸田
英語to wage war frequently
俄語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 по любóму пóводу
日語やたらに武力(ぶりょく)を振(ふ)り回(まわ)す
德語eine Aggressions und Kriegspolitik betreiben(kriegslüstern)
※ 成語窮兵黷武的拼音、窮兵黷武怎么讀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