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數 |
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楚。 |
犬馬戀主 |
喻臣下眷懷君上。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