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
恨鐵不成鋼 |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形容對所期望的人要求嚴格;恨他不爭氣;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厲害。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空穴來風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