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天地,感鬼神 |
動:感動;感:感動。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抗塵走俗 |
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