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明行修 |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
喜笑顏開 |
顏:臉色;開:舒展;開朗。形容心里高興;滿面笑容。 |
費盡心思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