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安就危 |
舍:放棄;就:趨,從。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形容違背常情,不理智。 |
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澆風薄俗 |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簞瓢屢空 |
簞:盛飯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匱乏。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