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相
詞語(yǔ)解釋
皮相[ pí xiàng ]
⒈ ?只看到表面現(xiàn)象;不透徹,不深入。
例皮相之見(jiàn)。
英skin-deep;
引證解釋
⒈ ?只從外表上看;不深入。
引《韓詩(shī)外傳》卷十:“延陵子 知其為賢者,請(qǐng)問(wèn)姓字。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也,何足語(yǔ)姓字哉!’”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劉 曰:‘卿過(guò)之,然皮相者不辨也。’”
郭沫若 《文藝論集·批評(píng)與夢(mèng)》:“他對(duì)于《廣寒宮》的幾句話卻可惜全是一種皮相的批評(píng)。”
國(guó)語(yǔ)辭典
皮相[ pí xiàng ]
⒈ ?粗淺表面的觀察。
引《史記·卷九七·陸賈傳》:「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例如:「假如僅憑一次的印象,便皮相一個(gè)人的好壞,則失去了客觀性。」
⒉ ?膚淺而不深入。
例如:「皮相之談」。
近表面 外貌
⒊ ?外表、表面。
例如:「看人不能只看皮相的美丑,而應(yīng)深入觀察他內(nèi)心的善惡。」
相關(guān)成語(yǔ)
- yì jú意局
- zì zhuàn自傳
- bù xiàng不像
- mì cáng密藏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jìng rán竟然
- mìng lì命吏
- yī xún依循
- fāng zhì方志
- liǎng shǒu兩手
- sī lù絲路
- jīn shēng今生
- lù jī路基
- guān jié diǎn關(guān)節(jié)點(diǎn)
- cháng xíng常刑
- móu wú yí ér謀無(wú)遺谞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sè yí色夷
- dōng fāng xīng東方星
- dà nián rì大年日
- chì lì lì赤力力
- jǐn pò緊迫
- dōng yà東亞
- shǎo shuō少說(shuō)